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4月25日举办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深刻剖析了当前大模型与应用开发领域的困境。他指出,一方面,大模型厂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异常,生死较量不断上演;另一方面,开发者们却陷入了迷茫,面对高昂的成本,不敢轻易涉足应用开发的领域。
李彦宏强调,高昂的成本是当前开发者在AI应用开发道路上的一大绊脚石。只有当成本有效降低,开发者和创业者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开发,企业也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在本地部署大模型,从而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
随着2025年的到来,大模型的迭代速度愈发迅猛。针对模型迭代过快可能导致应用价值被覆盖的担忧,李彦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只要找对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基础模型并擅长模型调优,开发出的应用就不会过时。
李彦宏进一步指出,当前的部分模型仍存在着模态单一、幻觉现象频发、速度慢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为此,百度正式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这两款模型具备多模态、强推理以及低成本三大显著优势。
李彦宏表示,多模态将成为未来基础模型的标配,纯文本模型的市场空间将逐渐缩小,而多模态模型的市场则将不断扩大。基于此判断,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都显著增强了多模态能力,并在多个基准测试集中表现出色,其中文心大模型4.5 Turbo的多模态能力更是优于GPT 4。
文心大模型4.5 Turbo在去幻觉、逻辑推理和代码能力等方面也实现了全面提升,相较于文心4.5,其速度更快,价格下降了80%,每百万token的输入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为3.2元。
回顾去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曾发布了秒哒,这款产品具备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以及多工具调用三大特性。今年3月,秒哒正式向社会开放,用户只需一句话即可生成应用。
李彦宏认为,多智能体协作是一个极具潜力的AI应用方向。未来的AI应用将从简单的回答问题,向任务交付转变。而复杂任务的交付,需要多智能体协作来解析需求、分拆任务、调度资源、规划执行,并最终交付结果。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百度不仅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相较于文心4.5和X1 Turbo,这两款新模型速度更快,价格分别下降了80%和50%。李彦宏还发布了多款AI应用,包括高说服力数字人、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App以及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等,覆盖了AI数字人、代码智能体、多智能体协作等多个领域。
李彦宏还宣布,百度全自研的3万卡集群已经点亮,该集群能够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并支持1000个客户同时进行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为AI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