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了2025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具体安排,标志着该项目将继续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贯通培养项目学制长达7年,分为三个阶段:前3年为中职教育,紧接着的2年为高职教育,最后2年则进入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在前五年将在职业院校学习,最后两年则转入本科高校深造。
项目主要分为两大类:高本贯通与中本贯通。高本贯通由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携手合作,学生前五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后两年则进入本科高校。而中本贯通原则上由入选同一项目的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学习安排与高本贯通相似,但高职阶段的责任主体更为强化,由本科高校与中职学校共同管理。
招生方面,该项目面向具有北京市正式户籍且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考生,通过中考在全市范围内招生。报考最低分数线统一设定为380分,录取方式包括提前招生和统一招生。招生计划由市教委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职业院校发展实际统筹安排。
在教学管理上,贯通培养体系注重一体化设计,确保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有序衔接。中职阶段的基础文化课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则根据首都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动态调整,旨在构建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合作院校间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采取“入学即入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学生管理方面,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项目的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注册不同的学籍。学生可以在完成中职或高职教育后选择毕业退出项目,并获得相应学段的毕业证书,但将失去贯通培养资格。学生还有机会转专业或转学,但需满足相关条件和规定。
转段升学方面,贯通培养学生在完成上一阶段学业并通过考核后,方可升入下一阶段学习。从中职到高职的转段升学按院校规定执行,而从高职到本科的转段升学则纳入“专升本”范畴。未能通过转段升学的学生,若符合留级条件,可选择留级;不符合留级条件的学生则按当前学段学籍管理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