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保险资产”)的人事变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4月29日,该公司宣布了两项重要的人事任命,朱海马被任命为衍生品运用(股指期货)管理能力和股票投资管理能力风险责任人,同时,他的职务也被确定为公司的拟任董事长。
朱海马是富德集团的一位资深高管,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寿险领域。早在2014年,他便在富德生命人寿海南分公司担任重要职务,那时正值保险业“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迅速发展的时期。一年后,他调入富德集团总部,担任储备干部,为后续的跨界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底,他出任富德保险控股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开始涉足更高层级的管理。
2023年对朱海马而言,是权力扩展的重要一年。他不仅在3月同时担任了富德资产管理(香港)董事和富德股权投资基金(深圳)监事两项要职,还在11月被任命为前海富德能源董事总经理,涉足实业领域。如今,他手握富德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等多项要职,集“保险+资管+能源”三重身份于一身,成为富德系“产融结合”战略的标志性人物。
在富德集团的权力架构中,潮汕籍大佬张峻稳坐董事长之位,黄晓东担任集团总裁。尽管集团官网未公开披露高管团队信息,但从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活动报道中可以看出,朱海马以董事局秘书、副总裁等身份紧随黄晓东之后,在集团内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生命保险资产的行政风险责任人职责一直由拟任总经理徐倩担任,然而,徐倩的总经理任职资格却迟迟未获监管批准,长期处于“拟任”状态。在此背景下,朱海马接任董事长并陆续接手行政风险责任人职责,而徐倩则转任两项专业风险责任人。此次朱海马拟掌生命保险资产,标志着他或将回归金融主业。
然而,摆在这位“三栖高管”面前的挑战显而易见。富德系能源板块正处于氢能转型的关键时期,相关投资项目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保险资产端近年来也屡遭监管关注。特别是富德生命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逼近监管红线,如何在保障险资安全的同时,不切断对实业的支持,成为他亟需解决的问题。
富德生命人寿的总经理和董事长职责目前均由徐文渊一人兼任,同时他还担任富德保险控股执行董事及富德财险董事。自去年5月原董事长方力辞任后,董事会临时授权徐文渊代行职责,但这一“过渡”状态已持续近一年,新任董事长人选仍未确定。朱海马此次回归保险投资条线,是否意味着他后续将进一步接掌富德生命人寿董事长职位,引发了业界的猜测。
在金融板块,保险业务是富德集团的核心。从生命保险资产的经营情况来看,其近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攀升,主要得益于资产管理费的上升和业务及管理费的下降。截至当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长态势明显。
相比之下,富德财险的资产规模较小,总资产仅为57.5亿元。尽管生命资产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主要源于富德生命人寿的资产增长,但富德生命人寿自2021年起便未披露年报,2022年起偿付能力报告也未公布,其财务状况成谜。
财险方面,富德财险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遭遇业绩大幅下滑,业务规模大幅缩水。然而,2024年财险业务迎来转机,同比增长45.2%,呈现出强势反弹态势。不过,盈利层面仍面临压力,公司近两年仅维持微利状态。
从承保和投资端来看,富德财险近三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84%、4.64%、5.28%,综合成本率则分别为131.43%、114.70%、109.05%,均呈现出明显改善趋势。尽管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415.23%,但监管特别提示其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突出,保险业务风险亦需持续关注。这种“高资本充足率”与“高风险评级”并存的局面,凸显出公司回归正常经营轨道仍面临诸多挑战。
整体来看,富德集团引以为傲的“产融结合”模式正在经受市场的考验。旗下的富德生命人寿和富德财险均处于严监管状态,复苏之路充满挑战。而以能源为代表的实业板块,由于其重资产的特性,对持续资金投入有着极高的依赖。这种高资金需求与高监管风险并存的“双高”格局,为富德集团的未来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