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Easy Red 2》(简称ER2)的独立游戏,近期因其“上海-南京”DLC的发布,在中国玩家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这款由意大利小工作室开发的二战题材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自2020年登陆Steam以来,一直以缓慢但稳定的节奏进行更新,虽然日活玩家数量不高,但在小圈子里拥有良好口碑。
3月28日,ER2发布了第四个DLC,聚焦于抗日战争早期的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提供了数十个战役任务。消息传开后,大量中国玩家涌入游戏,渴望在游戏中改写历史战役的结局。DLC发售当天,游戏在线人数峰值接近1.2万,是之前的400倍,一个月后仍稳定在近2000人,Steam好评率高达91%。
然而,随着ER2进入大众视野,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部分玩家将ER2吹捧为能与《使命召唤》和《战地》媲美的3A大作,导致实际游戏体验与预期不符。还有人批评ER2推出抗日战场是在“消费爱国情怀”,质量不如预期。PVP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服房间九成都是抗日DLC地图,但中国玩家大多不愿选择日军阵营,导致游戏局势失衡。
ER2的开发团队规模有限,多数成员为兼职,核心开发人员仅有马可(Marco Amadei)一人。这种限制导致游戏在画质、手感以及PVP服务方面存在不足。马可无力购买服务器维持高日活,只能依靠P2P连接支持20人房间,也缺乏足够的人手和技术来应对外挂和恶意TK现象。
尽管如此,ER2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到了独立开发者所能达到的极限。马可投入大量精力完善武器、制服、载具、建筑和地图等“资产”,力求还原历史战役。每个战役都制作了无缝式超大地图,并根据历史战役进度截取部分场景制作关卡。例如,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五处登陆滩头被整合进同一张大地图,每处战斗都是独立关卡。
ER2注重PVE而非PVP,因此在发放装备时不太考虑平衡性。双方部队带上符合史实的武器装备,利用不对称优势为战役关卡创造差异感和难度曲线。例如,在“上海-南京”DLC中,日军依赖重火力支援,打法凶猛;而国军则拥有更多自动火力,但反坦克手段有限。尽管存在疏漏和谬误,ER2仍通过堆砌资产重现历史,做到“形不似神似”。
推出抗日战争战役的决定,是ER2官方Discord投票的结果,而非为了迎合中国市场。马可得到了一位《武装突袭3》抗战模组作者的协助,提前开始了抗日战争战役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马可也参考了中国玩家的意见,并请社区志愿者完成了国军士兵的配音工作。随着“上海-南京”DLC的爆火,马可承诺会利用好现有资产,制作抗日战争后期的战役作为免费附加内容。
尽管ER2在还原历史战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马可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将二战知名战役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战放在DLC中,而本体战役则包含了两个意大利人参与的历史战役。这些小战役同样经过精心制作,展现了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独特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