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永辉超市“反向抹零”风波后,四年连亏下的“胖改”能否力挽狂澜?

2025-05-02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期,重庆一家永辉超市门店因“反向抹零”事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据消费者反馈,在该超市购物结账时,店员对分位非整数的商品价格进行了“四舍五入”处理,导致实际支付金额高于标价。例如,标价11.55元的开心果被收取了11.6元,标价3.45元的黑芝麻丸被收取了3.5元。

该现象并非孤立事件,经调查发现,永辉超市在重庆地区的多家门店均存在类似情况。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超市工作人员解释称,由于分币流通困难,超市采取了“积零换整”的规则。然而,这一规则并未在价签或收银台进行明确公示,导致消费者在结账时才发现被多收了钱。

5月1日,永辉超市正式就此事发表致歉声明,并承认重庆金源时代店的情况属实。同时,超市表示,经过排查发现,全国范围内虽然大部分城市门店已统一执行“舍分”标准,但重庆、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非调改门店仍存在现金支付分币“反向抹零”的结算规则。对于手机支付的顾客,则不受此影响。

永辉超市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其在运营管理上的不足,包括服务标准制定未能充分考虑顾客视角,以及调改门店的好经验未能及时推广至所有门店。为此,超市决定自2025年4月29日起,全国所有永辉超市门店全面执行“舍分”标准,确保顾客实付金额不高于标价。同时,对于之前存在分位差额的消费,超市将启动服务补偿措施。

永辉超市近年来面临着经营困境。自2021年以来,超市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95亿元。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表示短期目标是尽快缩窄亏损,中长期则希望达到商超零售行业的领先盈利水平。为此,永辉超市主动寻求变革,以“品质零售”为核心启动战略转型,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

截至2024年底,永辉超市已完成31家门店的商品结构调整与服务升级。然而,由于调改门店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且数量占比不大,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有限。同时,为了优化门店结构,超市还关闭了232家尾部门店,导致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4.07%。在毛利率方面,由于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公司整体毛利率也短期受到了一定影响。

永辉超市与名创优品的合作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去年9月,名创优品宣布拟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正在依照胖东来模式进行调改,且业务有拐点,被市场低估。名创优品将协助永辉开发自有品牌产品,对标山姆、Costco等全球零售商。未来,永辉超市计划继续推动门店调改和供应链变革,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