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音乐节盛况依旧,全国多地音乐盛宴轮番上演
今年五一假期,音乐节热潮再度席卷全国,成为众多乐迷的狂欢盛宴。据统计,从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各地共举办了超过30场风格各异的音乐节,覆盖从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到下沉市场如银川、宝鸡、衢州等多个城市。
尽管数量上略逊于2023年五一期间的47场“鼎盛时期”,但相较于2024年的波折,今年的音乐节市场显得更为稳定。去年,音乐节频遭延期与取消,令乐迷们心有余悸。而今年,除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草莓音乐节、元气森林音乐节等头部品牌外,多数音乐节仍余票充足,市场回归理性。
频繁取消与延期导致消费者购票更为谨慎,对新IP持观望态度。仅在4月28日,就有“wow失重乐园云奥电竞大话三国音乐嘉年华”宣布取消5月2日场次,理由为票房压力及其他运营因素影响。此前,该音乐节因临时分区引发购票者不满,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谨慎心理。
尽管如此,音乐节市场的火爆依旧显而易见。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音乐节IP的分层现象开始显现。头部音乐节如草莓、泡泡岛等依旧坚挺,而多数音乐节则开始转向亲民路线,满足附近居民的娱乐需求,票价与阵容都更为接地气。
今年音乐节市场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演员的加入。随着音乐节的大众化,演员开始频繁登上音乐节舞台,如赵露思、丁禹兮、张新成等当红明星,引发了歌迷与粉丝之间的争议。许多乐迷认为,音乐节舞台应属于有代表作、有舞台实力的音乐人,而非演员。
同时,部分网红也开始成为音乐节嘉宾,如抖音千万粉丝网红何秋亊等,出现在太湖湾音乐节、元气森林音乐节等活动中。主办方此举无疑是为了缓解售票压力,但也引发了关于音乐节本质的探讨。
音乐节市场的火爆也带来了行业的洗牌。随着演唱会市场的复苏,音乐节的消费力被稀释。许多知名音乐人如凤凰传奇、新裤子等开始转向全国巡演,不再频繁出现于音乐节舞台。而海外音乐人因中国市场试探成功,也开始筹备巡演,进一步减少了在音乐节的露面。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音乐节市场仍展现出新的趋势。类型化成为主办方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路径,电子音乐、嘻哈等音乐类型开始凸显。尤其是电子音乐节,尽管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仍有不少音乐节尝试涉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部分电子音乐节票房惨淡,反映出市场接受度仍需提升。
相比之下,嘻哈音乐节则表现出色。随着《说唱新时代》《中国新说唱》等综艺节目的推动,嘻哈音乐走向大众,成为音乐节上的热门类型。GAI周延、早安、沙一汀等Rapper频繁亮相各大音乐节,推动了嘻哈音乐的普及与发展。
观察今年五一期间的音乐节,品牌效应与规模上的分野愈发明显。草莓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等头部品牌依旧强势,而多数音乐节则开始与地产社区、电竞、景区等第三方产业结合,呈现出一种“生活方式体验”。这种趋势反映出音乐节市场的多元化与细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