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巴菲特炼金术之谜:2009年为何成业绩分水岭?

2025-05-04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奥马哈再迎巴菲特年会盛况,互联网热情渐退引发深思

华福国际CEO兼首席全球资产配置官洪灏观察到,尽管今年巴菲特年会的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五万余人,但互联网上对年会的关注和讨论热度却有所降温。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及其影响力的重新审视。

模拟图片,实际内容已删除以保持格式一致

数据显示,尽管巴菲特自1965年以来业绩大幅跑赢标普指数,期间鲜有基金经理能与之匹敌,但自2009年至2024年,巴菲特却未能超越标普指数的表现,尽管其业绩依然卓越。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讨论,为何在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某个阶段,其业绩会出现相对回落?

奥马哈年会期间,小镇酒店价格飙升,一席难求,巴菲特常去的牛排馆预订难度堪比米其林三星餐厅。不少中国公司也借此机会推出高价朝圣套餐,将年会变成了一门生意。然而,在这样的盛会上,人们不禁质疑,是否能真正碰撞出独特的思想火花?

洪灏指出,许多人盲目崇拜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即购买估值合理、管理良好的蓝筹股并长期持有。然而,巴菲特的持仓是公开的,如果简单复制其投资组合即可成功,那么年复一年奔赴奥马哈朝圣就显得多余。

巴菲特作为独一无二的投资大师,其成就难以复制,这也是他直到94岁高龄才考虑交棒的原因。今年的年会上,巴菲特老态尽显,声音沙哑,但仍保持着敏锐的头脑。对于价值投资的信徒来说,能够亲眼目睹偶像的风采,或许已心满意足。

关于巴菲特2009年以来业绩相对回落的原因,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巴菲特资金体量庞大,难以跑赢市场;有人认为,时代变迁,巴菲特对科技股理解不足,错失了科技股牛市;还有人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让市场整体上涨,而巴菲特持有大量现金拖累了业绩。

然而,这些解释都未能完全说服人。巴菲特公司市值在2009年后呈几何级数增长,这表明他很可能从量化宽松中受益。同时,市值远超巴菲特公司的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等也跑赢了标普指数,因此资金体量庞大并非主要原因。至于现金拖累业绩的说法,也不成立,因为标普成分股公司同样持有大量现金。

那么,究竟为何2009年成为巴菲特业绩的分水岭?洪灏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和资产负债表。巴菲特持有Geico等保险公司,这些公司的预付款成为了他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投资资金。这种独特的资金优势使得巴菲特能够持续赚取蓝筹股的高盈利回报率和零成本资金之间的差价。

模拟图片,实际内容已删除以保持格式一致

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巴菲特每年从这种差价中赚取的利润总额也不断增加。然而,在量化宽松环境下,所有人的资金成本都接近零甚至为负,巴菲特的零成本资金优势不再明显。因此,在比较优势消失后,巴菲特只能赚取市场平均回报而无法超越市场。

洪灏还指出,巴菲特在市场拐点附近总是提前降低仓位准备现金的行为并非偶然。这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在理赔需求大幅增长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以应对压力。这进一步证明了巴菲特对宏观经济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价值投资本身是一项高风险的策略,需要坚实的资产负债表来支撑。拥有零成本资金的优势使得巴菲特能够将短期的投机行为转化为长期的投资策略。然而,在量化宽松环境下,这种优势逐渐消失,巴菲特也面临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