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的绿意盎然的龙塘茶园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正在威远镇龙塘小学上演。学生们在专业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从采摘到炒制茶叶的全过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四年级学生蒋鑫垚感叹道:“原来泡茶的茶叶要经过这么多工序!”这片生机勃勃的生态茶园,如今已成为了威远镇小学师生们的生动课堂。
景谷县教体局近年来积极创新,将当地的茶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推出了“茶园大课堂”这一特色教育模式。他们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让学生在茶园这个天然的教室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各种知识。在语文课上,学生们记录下自己在茶园的所见所闻,将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日记中;而在科学课上,学生们则化身为“植物研究员”,探究茶叶的生长奥秘。
依托丰富的茶园资源,景谷县的多所学校因地制宜,构建了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新场景。在正兴镇中学,学生们在广阔的茶园中开展劳动实践课程,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制作,全程参与。学校还将德育和思政教育融入茶园实践中,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谷县第二幼儿园也积极参与其中,定期组织师生走进大白茶全产业链追溯中心,了解茶叶从种植到成品的全过程。在景谷古生物化石展陈馆,孩子们还能探索远古生物的奥秘。这种“行走的课堂”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认知边界,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探索自然与文化的种子。
在“茶园大课堂”中,茶艺文化课同样受到了广泛关注。景谷县教体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邀请资深茶艺师及茶文化宣传专家,为中小学教师开设地方特色茶艺培训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茶文化素养。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们传授茶艺知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茶文化。
景谷县教体局局长邱成明表示,“茶园大课堂”是景谷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将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在亲近自然、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模式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也为景谷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