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近日迎来了2025年高校在沪招生咨询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50所顶尖高校和新型院校的参与。在这场盛会中,西湖大学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作为一所新兴的高等学府,西湖大学于2025年首次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推行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西湖大学此前公布的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方案,该校在浙江本地计划招收不超过15名学生,而在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招生名额均不超过10人。招生专业涵盖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以及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将亲自莅临上海,参与本科生宣讲会,这无疑为西湖大学增添了更多光彩。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及副校长邓力此番专程来到上海招生,其背后的意义远不止于争取有限的招生名额。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次招生和宣讲活动,借助上海这一教育重镇的影响力,向全国考生和中学生展示西湖大学的独特魅力。为此,西湖大学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本科生招生宣讲会,计划在上海的14所知名中学进行。这些中学不仅包括了被誉为“四大名校”的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及其分校,还涵盖了南洋模范中学、建平中学、延安中学、控江中学等“八大金刚”。西湖大学的招生标准之高,足以与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相媲美。
在选择综合评价招生地区时,西湖大学将目光聚焦于浙江、上海、江苏和广东四地。这四个地区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更在地域文化上展现出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与西湖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不谋而合。同时,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优秀,为西湖大学提供了优质的生源保障。西湖大学自2022年起在浙江省开展了“西湖大学创新班”小规模本科招生试点,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招生、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西湖大学选择在与浙江相邻或教育环境相似的上海、江苏、广东推广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旨在借鉴浙江试点的成功经验,并逐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招生范围。
西湖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方式采用了上海首创的“631”模式,即综合总分由高考成绩(占比60%)、学校综合测试成绩(占比30%)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占比10%)三部分组成。然而,自2020年起,上海已调整为“8515”模式,即高考成绩占比85%,高校面试成绩占比15%。尽管如此,西湖大学仍坚持采用“631”模式,这体现了该校在招生过程中的独特考量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
西湖大学作为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自2018年2月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仅用了短短七年的时间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首任校长施一公院士曾豪言壮语地提出“五年内科研水平超过清华和北大”的目标。如今,随着综合评价招生开始向全国推广,西湖大学的发展步伐正日益加快,其未来前景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