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3A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自去年亮相以来,便凭借其卓越的游戏制作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球玩家中引发了热烈反响。这款游戏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神话的独特魅力,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古老故事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近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此次展览打破了数字艺术的界限,展示了900多件珍贵的创作素材,包括场景原画、角色原画、实地采风照片、模型、雕像及周边衍生品等。这些素材在实体空间内重现了游戏中的经典叙事,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游戏原画与制作细节,深入了解游戏幕后的故事。展览不仅是对《黑神话:悟空》的艺术剖析,更是美术学院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次深刻探索。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得益于其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游戏团队在制作过程中,遍访全国古建古迹,将传统文化遗产融入虚拟世界,赋予其新的生命。例如,在扫描重庆大足石刻时,团队面临了巨大的工作量,但最终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这些前沿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戏的画面质量,更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2.8米高的灵吉菩萨头像与黄风岭场景的完美融合,以及陕西蓝田水陆庵悬塑细节的精准重现。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的强大魅力,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畏。当古老建筑与神话传说在游戏创作中相遇,传统文化便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展现出流动的生命力。
《黑神话:悟空》的创作者杨奇,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走出的艺术家,他的成长与创作轨迹,映射了游戏行业人才的成长路径。他自小学习国画,大学期间从传统美术转入数字绘画,这种跨学科的背景,使他成为既懂传统艺术又精通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正是当前游戏行业所急需的。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透露了专业培养中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由国画系学生创作的上百幅仿宋绢本原画,既为游戏提供了视觉素材,又可作为独立艺术品欣赏。这些作品展示了新一代艺术家用当代语言讲述传统故事的能力,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游戏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集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电影、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美术学在游戏创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为游戏提供了视觉表现语言,还赋予了游戏人才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中国美术学院各专业的师生共同参与了《黑神话:悟空》的场景制作、动画设计和原画绘制,他们的创新实践推动了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黑神铸炼”艺术展以其庞大的创作体量与深刻的文化解读,为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这场展览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数字技术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新一代教育者与创造者正在探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范式,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塑东方美学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