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近期发生高层人事调整,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冯兴亚已不再担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这一角色现已由閤先庆接任。与此同时,公司内部部分高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相应变动。
广汽传祺,这家于2008年7月成立的企业,原名“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如今以约160亿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成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电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新车及零配件的销售,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冯兴亚,这位自2004年起便加入广汽集团的资深管理者,曾历任广汽丰田多个高层职位,并于2016年升任广汽集团总经理。2017年,他兼任广汽乘用车(现广汽传祺)董事长,随后又在2019年兼任广汽新能源(现广汽埃安)董事长。今年早些时候,随着曾庆洪因退休辞任董事长,冯兴亚再次升任为广汽集团的董事长。而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他正式卸任广汽传祺的董事长一职。
新任董事长閤先庆,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管理经验。他曾担任广汽集团多个重要职位,包括战略发展本部本部长、广汽商贸董事长等,现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及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广汽丰田董事长、广汽丰田发动机副董事长。此次接任广汽传祺董事长,无疑将为公司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方向。
广汽传祺自2010年北京车展推出以来,经历了从广汽乘用车自主品牌之一到独立品牌的转变。然而,在广汽集团“大自主”战略下,虽然传祺品牌得以快速发展,但广汽吉奥和中兴等品牌却未能跟上步伐,最终停产停售。近年来,广汽传祺不断进行产品更新和新能源转型,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广汽传祺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3.8%,成为广汽集团旗下跌幅最大的品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汽传祺在产品定位和品牌推广上显得力不从心。其产品线虽丰富,但品牌个性不够鲜明,市场推广力度也不足。与此同时,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上投入大量资源,推出了众多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对广汽传祺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挤压。特别是在新能源车型方面,广汽传祺的推出速度较慢,产品线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广汽传祺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销量下滑、品牌认知度不足、新能源转型缓慢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广汽传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