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剧场近日迎来了一场传统戏曲的盛宴,梅花奖终评演出让上海观众在短短一天之内,从午后至深夜,高密度地领略了多个稀有剧种的独特魅力。
在上海戏剧学院的实验剧院,山东柳子戏以其古朴活泼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舞台上,刀马旦樊梨花由扎靠刀马旦尹春媛饰演,她的表演既帅气又美丽,令人赞叹不已。而这场演出,也勾起了人们对柳子戏与上海不解之缘的回忆。
早在1959年,梅兰芳就曾撰文盛赞柳子戏,称其“简净古朴、活泼鲜明”。当时,他认为柳子戏已经失传,但幸运的是,老艺人和年轻演员共同努力,挖掘并恢复了这一剧种。梅兰芳观看的《孙安动本》在北京引起轰动,后来被上海海燕制片厂拍成电影,成为柳子戏复兴的关键。至今,柳子剧团仍视上海为福地,此次尹春媛在上海参加梅花奖终评,更是续写了这段不解之缘。
尹春媛不仅武戏功底扎实,打得潇洒漂亮,还擅长演绎花旦、花衫角色。在折子戏专场《巾帼雄风》中,她饰演的樊梨花英姿飒爽;而在《老青天》中,她则灵活运用传统戏的身段程式,演绎出底层风月女子的风流慧黠。另一出备受关注的《玩会跳船》,以其雅致细腻的表演和唱腔,被誉为“柳子戏的游园惊梦”,生动再现了梅兰芳当年的评价。
与此同时,在北外滩的友邦大剧院,湘剧高腔也响彻云霄。湘剧作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以其高腔、弹腔、低牌子和昆腔四大声腔著称,其中高腔最具特色。此次梅花奖终评演出中,湘剧带来了新编戏《夫人如见》,讲述了谭嗣同妻子李闰的传奇人生。
湘剧的保留剧目多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其中“六大记”尤为著名。此次演出中,湘剧非遗传承人罗志勇与女主角周帆共同演绎了这段传奇故事。罗志勇表示,他与周帆在舞台上共同成长,从《百花赠剑》到《琵琶记》再到《金印记》,他们共同见证了湘剧的传承与发展。
《夫人如见》不仅展现了李闰从旧派闺秀到果敢勇毅新女性的转变,还恰如其分地发挥了湘剧高腔的特色。通过“一唱众和”的演唱方式,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唱出了“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这场演出,不仅让观众领略了湘剧的独特魅力,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