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5·19中国旅游日之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宣布,市内各大文旅场所将推出一系列惠民活动,其中“票根经济”成为一大亮点。通过票根的跨界联动,不同消费场景被串联起来,形成了“1+1>2”的效应,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所谓“票根经济”,是当前文体商旅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实践。它不仅推动了消费市场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创”,还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在重庆,这种经济模式正在逐渐显现其巨大的潜力。
以“百万职工游巴蜀”文旅年票为例,该年票由最初的“百万市民游重庆”年票升级而来,旨在提振文旅消费。通过整合川渝两地景区景点、演出等资源,该年票打破了区域限制,实现了跨区域的文旅消费联动。游客凭借一张年票,即可在川渝两地的多个景区和剧场享受门票优惠,极大地促进了文旅市场的繁荣。
在即将到来的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惠民活动中,重庆各大景区和涉旅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凭票根享受优惠的活动。例如,武陵山大裂谷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等多个景区直接免门票,而滴滴平台和中国石化等企业也推出了多项与文旅消费相关的优惠活动。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是“票根经济”的积极践行者之一。该景区取消了首道门票,游客入园后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单个项目消费。为了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景区还推出了多项票根优惠活动,如住民宿送乐游套票、玩水上乐园可在夜市消费中打折等。这些活动不仅串联起了景区的全业态,还让游客在享受优惠的同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消费体验。
在“票根经济”的推动下,重庆的文旅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重庆在推动“票根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部分活动仍停留在单个行政管理部门或部分旅游目的地的尝试阶段,尚未形成“由点到面”的整体合力。
相比之下,上海在“票根经济”的探索上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市虹口区成立了“票根经济”联盟,为线上平台、票务平台、商业载体、餐饮住宿等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了沟通平台,形成了完整的“票根经济”生态链。通过延长消费链条、深化渠道合作等方式,上海的“票根经济”正在不断提质升级。
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示,“票根经济”是对消费升级的回应,它不仅能提升消费频次,还能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情感附加值。然而,新兴的“票根经济”也面临着挑战,如公信力问题、长期稳定的消费生态构建问题等。为了推动“票根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打破圈层“结界”,建立跨领域合作机制,促进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