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素有“服饰界茅台”之称的高端运动品牌比音勒芬(股票代码:002832.SZ)遭遇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业绩滑坡,其2024年年度财报揭示了这一挑战。
尽管全年营业收入实现了40.04亿元,同比增长13.24%,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至7.81亿元,同比跌幅达到14.28%。与此同时,公司市值的大幅缩水与高管薪酬的集体上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比音勒芬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广州,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主打的中高端线比音勒芬主标、高尔夫系列以及威尼斯狂欢节等。其产品定价多在1500元至8000元之间,目标消费群体为中产及以上阶层及高尔夫爱好者。
2024年,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进入2025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并未得到缓解,营收增幅放缓至1.41%,仅实现12.8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47%至3.31亿元。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推广投入的增加所致。
为了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比音勒芬在2024年积极筹办了一系列大型营销活动,包括新品发布会、品牌联名活动和明星见面会等。这些活动导致销售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显著增加,2024年销售费用达到16.13亿元,同比增长22.96%,占营收比重高达40.3%。其中,广告宣传费用激增108%,店铺装修装饰费用也上涨了36%。
与此同时,管理费用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4年增长了33.79%,达到3.71亿元。其中,董事长谢秉政的薪酬由105.6万元增长至112.7万元,高管团队薪酬总和也略有提升。然而,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相比,公司的研发费用却显得相对吝啬,2024年仅投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8%,占营收比重为3.15%,远低于销售费用率。
除了费用激增外,比音勒芬还面临着较高的存货压力。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346天,存货数量达到518.67万件。与其他男装品牌如报喜鸟和九牧王相比,其存货周转天数明显较长,分别为247天和316天。尽管公司表示已加强存货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存货周转效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对比音勒芬的存货可变现价值表示担忧,并询问如何解决库存周转问题以及是否会引发后续大规模减值风险。公司回应称,将继续努力提升存货周转效率,优化库龄结构,降低存货跌价风险。
比音勒芬曾提出“十年十倍增长”的宏伟目标,计划将营收从30亿提升至300亿。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趋势加剧的背景下,这一目标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打破增长困局,公司表示将坚定推进国际化、高端化、年轻化战略,全面拥抱AI技术和数字化运营转型。
为了加速年轻化进程和管理层代际更迭,原总经理申金冬提前卸任,由董事长谢秉政之子谢邕接任总经理一职。这一人事变动备受瞩目,投资者期待新掌门人能够带领品牌实现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