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00后实习生遭遇职场“非典型”任务的吐槽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据悉,该实习生被领导要求陪同其儿子玩王者荣耀,结果因游戏水平不佳而受到责备。
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留言,调侃之余也透露出对职场边界模糊现象的不满:“这是加班的新形式吗?能计入KPI吗?”不少职场人士感叹,工作与生活界限愈发模糊,上班要写报告,下班还得陪领导娱乐,实在令人感到魔幻。
实际上,这类“非工作需求”早已成为不少职场人的隐痛。从帮忙重装系统、修理打印机,到撰写婚礼致辞、翻译说明书,甚至是冒充家长参加家长会,领导们的“私活”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这些需求往往打着“家庭帮忙”的旗号,实则是对员工私人时间和技能的过度侵占。
探究领导爱提“非工作需求”的心理,大致可归为三类:一是边界意识薄弱,认为员工帮忙是理所当然;二是滥用权力,试图通过此类小事测试员工服从性,巩固个人权威;三是白嫖心态作祟,精打细算,企图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高情商地拒绝成为职场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不太熟的领导,可采用怀柔策略,礼貌地表达当前工作繁重,无法分心;对于爱试探的领导,不妨先答应再说明难度,降低对方预期;而对于厚脸皮的领导,则可采取装傻或转移矛盾的方式,巧妙回避。
更重要的是,职场人应共同努力,建立清晰的职场边界感。避免在办公室展现过多“非工作”技能,敢于在必要时合理收费,以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记住,职场是专业能力的竞技场,而非私人时间的消耗站。面对不合理的“非工作需求”,勇敢说“不”,坚守底线,才是职场生存之道。
你是否也曾遭遇过领导的“非工作需求”安排?欢迎分享你的经历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