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凯利股权争夺战暂告段落,“涌金系”王冲接掌帅印
近日,ST凯利宣布其新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人选已尘埃落定,由“涌金系”代表王冲出任,标志着该公司持续数月的股东内斗暂时平息。此前,ST凯利的股权结构复杂,无实际控制人状态长期存在,尽管“涌金系”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日常运营主导权却掌握在袁征手中。
今年3月,一场董事会上的激烈交锋将ST凯利的内部矛盾公之于众。袁征与王冲双方各执一词,袁征在执掌期间对关联公司的投资及关联交易问题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随着问题的逐渐暴露,审计机构对ST凯利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因此被ST处理。随后,袁征及其团队逐渐失去了对董事会的主导权,其提名的董事长及独立董事也相继辞职。
5月20日,ST凯利发布公告称,“涌金系”已提名新任董事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的提名将在6月6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一旦当选,“涌金系”将在投资ST凯利13年后,首次获得公司主导权。
回顾此次内斗,其序幕是在2月28日ST凯利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拉开的。会上,以袁征、王正民为代表的欣诚意和以王冲为代表的“涌金系”针锋相对。截至2025年3月末,欣诚意持有ST凯利5.03%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而“涌金系”旗下的涌金投资则持有6.9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在董事会换届选举中,双方均提名了自己的候选人。尽管所有候选人均在表决中获得通过,但欣诚意提名的三位候选人却遭遇了来自王冲与惠一微的反对票。关于是否向袁征持股并担任董事长的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回购通知的议案,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终,这一议案在表决中获得了5票同意、1票反对、1票回避的结果。
然而,会议过程中的争议并未结束。据ST凯利发布的诉讼事项公告显示,部分董事在审议过程中阻挠袁征发言,并禁止其对回购议案所涉事项进行说明及参与讨论。欣诚意因此起诉ST凯利,要求撤回回购议案。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ST凯利自成立以来,经历了显著的业绩增长。然而,自2020年以来,公司业绩波动明显,净利润陷入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怪圈。与此同时,公司投资的关联企业及相关关联交易却有增无减,为双方的分歧埋下了伏笔。王冲与惠一微在投票时直言,袁征在外任职较多,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随着“涌金系”的挑战加剧,欣诚意并未放弃对董事会的控制。然而,随着袁征及王正民在执掌期间存在的问题被揭露,特别是关联交易投资方面的问题,欣诚意很快失去了对董事会的主导权。在4月30日披露的年报中,审计机构对ST凯利2024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指出公司在关联交易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年报显示,ST凯利归母净利亏损1.0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80%。其中,公司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出现了较大估值波动,计提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审计机构认为,部分项目的评估方法及评估参数选取不够恰当,但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相关财务报表项目作出调整。
年报还披露了此前未被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例如,ST凯利向关联方上海正佰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异常,且毛利率异常。同时,一家名为上海合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连续三年出现在ST凯利前5名供应商名单中,但该公司参保人数极少,引发了对关联交易的进一步质疑。
随着问题的逐渐揭露,欣诚意在董事会的优势逐渐丧失。4月28日,新任董事长蔡仲曦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日,欣诚意提名的独立董事也申请辞职。随后,“涌金系”人马开始掌控ST凯利。在5月7日和5月11日召开的董事会上,王冲先后当选董事长和总经理。
目前,ST凯利的股价在近期上涨明显。截至5月21日收盘,股价为4.53元,较5月6日低点上涨超过30%,市值达到32.48亿元。然而,对于ST凯利而言,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如何在新的管理层领导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公司的稳定发展,将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