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戏界内发生了一起令人瞩目的事件:动视旗下的《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在Google Play和苹果App Store悄然下架。这一举动不仅让玩家群体震惊,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动视手游战略的广泛讨论。
据官方公告透露,《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之所以遭遇下架命运,主要归咎于其在移动平台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PC和主机版本,简而言之,就是玩家基数不足。尽管如此,已下载该游戏的玩家仍可继续游戏,但除对战功能外,包括赛季更新、充值服务及社交功能等在内的其余内容均被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动视为了弥补玩家的损失,推出了一项补偿措施:允许玩家将在《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中的充值余额,在腾讯开发的《使命召唤手游》(CODM)中兑换为双倍余额,并附赠其他奖励。这一举措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动视手游策略的质疑。
回顾《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的短暂生涯,从上线到下架仅历时14个月,这在手游界堪称迅速。游戏优化不佳成为其致命伤之一。玩家普遍反映,游戏画面粗糙,贴图模糊,锯齿感严重,枪械质感塑料味十足,与动视大作的身份严重不符。游戏对手机硬件的压榨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被玩家戏称为手游界的“显卡杀手”,任何移动设备在运行该游戏时都会面临过热风险,电池寿命急剧下降。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作为PC和主机版《使命召唤:战争地带》的移植作品,沿用了IW引擎,这一引擎在PC和主机上的表现虽佳,但并不适合移动平台。因此,游戏在移动端的表现并不如人意,暴力移植的痕迹明显。加之玩家在PC端已经能够享受到更为流畅的游戏体验,移动端自然难以吸引大量玩家。
从商业角度来看,《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的营收表现也远未达到预期。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游戏公测前两周的预估营收仅为230万美元,远低于动视的预期。相比之下,CODM在同期内的营收达到了1400万美元,差距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差距并未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到了2025年2月,《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的月收入已跌至约50万美元。
此次下架事件不仅标志着《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的失败,更凸显出动视暴雪在手游领域的困境。尽管动视暴雪早在2015年就通过收购king公司进军手游市场,并推出了《炉石传说》等成功作品,但在自研手游方面却鲜有佳作。此次《使命召唤:战争地带手游》的失败,无疑给动视暴雪的手游战略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