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汉画总录》63册收录万余幅图像,形相学与AI融合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2025-06-27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北京大学近期举办的一场学术盛会上,汉代图像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数字人文的创新实践交相辉映。此次活动聚焦于《汉画总录》这一耗时三十年的研究与出版巨著,同时见证了IIML图像标注系统的发布。

会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高度赞扬了《汉画总录》三十载辛勤耕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该项目始于1995年,由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携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图像志”工程。他们以调研著录汉代画像石等图像材料为核心,最终结晶为《汉画总录》,并荣获教育部多项殊荣。

会上还透露,《汉画总录》不仅是一项学术成就,更是形相学理论体系的基石。这一理论根植于“有生于无”的中国传统思维,为当代图像的理解与分析开辟了新路径。同时,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图像微痕扫描技术,革新了图像数据库的著录、标识和索引方法,IIML图像标注系统便是这一努力的集中体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汤文辉分享了与《汉画总录》学术团队的长期合作历程。自2005年起,出版社便与朱青生教授团队携手,致力于《汉画总录》的出版工作。二十年间,双方共同努力,已出版63册著作,系统著录汉画像石材料6000余件,收录图像逾万幅,形成了近千万字的学术积淀,赢得了广泛赞誉。

汤文辉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汉画总录》团队发布的IIML图像标注系统,标志着艺术、考古、文博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出版正向人工智能应用迈进。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的转型,出版团队与学术团队正携手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研讨会期间,四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朱青生教授分享了《汉画总录与形相学理论》的独到见解,惠鹏宇探讨了形相学如何助力AI与人类文明对齐,刘冠介绍了以形相学理论为基础的IIML系统构建,张彬彬则就IIML的图像形相学标注进行了阐述。与会学者围绕这些报告展开了深入讨论,共同展望了从汉代图像研究到形相学理论建构的广阔前景。

学者们普遍认为,《汉画总录》与形相学理论具有深远价值,IIML图像标注系统的推出将为多个学科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