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平台的严格考核下,商家服务效率面临新挑战。据记者深入调研,多个知名电商平台对入驻商家设定了严格的回复时长标准。以小红书为例,该平台针对周会话量达到或超过200次、且日订单量同样不低于200单的商家,要求在每日早9时至晚11时期间,实现3分钟内回复率超过80%的目标。若未能达标,商家将面临积分扣除等处罚措施。
面对这一挑战,商家们纷纷寻求提升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在此背景下,AI技术的引入成为了众多商家的首选方案。然而,如何平衡AI技术的创新与服务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辽宁省沈阳市的政务服务领域给出了积极探索的答案。近期,沈阳市推出了首批DeepSeek大模型接入的政务应用,市民拨打12345热线后,AI机器人能够迅速智能分拣工单,并在短短10秒内将诉求精准分派至对应处理单位。
“虽然热线服务依然由人工提供,但在医保政策等标准化问题上,我们引入了AI机器人解答服务,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沈阳市营商局副局长李犁介绍道。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还实现了AI与人工服务的有效互补。
“理想的模式应当是‘人机协同’。”行业专家平健表示,“AI负责解决80%的标准化问题,而剩余的20%复杂问题则转由人工处理。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确保服务体验不受影响。”
沈阳市的这一实践,为电商平台商家如何有效利用AI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实现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