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教育不应“唯清北论”,志愿选择需理性尊重

2025-07-17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日,一起涉及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教师与学生填报志愿争议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悉,该教师在微信群中因三名学生未按照其建议填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志愿而发表过激言论,指责学生“自我中心”,并认为这代表了“教育的失败”。事件起因于高考成绩公布后,该教师基于学生的成绩和与家长的沟通,建议他们报考清北相关专业。然而,当得知学生最终未采纳其建议时,该教师在微信群内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针对此事,学校及涉事教师已向学生及家长道歉,并寻求谅解。学生们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了志愿填报。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填报志愿过程中的意见分歧,更触及了教育评价体系中“唯名校论”的深层次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班上学生能被清北录取无疑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肯定,无论是从名誉还是奖励的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积极劝说学生报考清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度干涉了学生的志愿选择。然而,学生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更看重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而非仅仅追求名校的光环。

事实上,选择清北或其他学校,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路径。这一选择应由考生及其家长自主决定,因为最终的后果将由他们承担。相反,学生的选择对教师的工作并无直接影响。将“录取清北”视为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不仅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初衷,也导致了教育评价体系的功利化和单一化。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而非仅仅追求名校的录取率。因此,高考评价体系亟需改革,报考志愿也应更加理性化、去功利化。我们需要摒弃“清北政绩观”,将教育评价的重心转向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社会层面也应打破“唯名校”的用人导向,营造“以能力论英雄”的氛围,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词笺里的青梅香:李清照与赵明诚的金石情缘
故事梗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青梅之约”。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在书肆前偶遇,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倾心。后来,他到李清照家中拜访,李清照听到赵明诚来了,慌乱中以扇遮面,却忍不住从扇后偷看,恰似“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之态。此后二人情愫渐生,常相约一同赏玩金石书画。婚后,他们在青州归来堂潜心学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