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考已经圆满落幕,各地教育考试院正紧锣密鼓地安排后续的录取工作。在湖南、江苏、宁夏、内蒙古等地,本科提前批的分数线已经陆续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提前批录取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一些老牌985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幅下跌,排名急剧下滑;另一方面,有四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排名却逆势上涨,成为亮点。
在中山大学,今年的综合评价录取结果格外引人注目。根据学校公布的数据,广东2025年综合评价录取的入围分数线为605分,比去年上涨了47分。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计算机组,物理类和历史类的入围位次也有显著调整。
具体来看,历史类(709组)的入围分数线相对稳定,但物理类(713组)由于核工程专业的热度上升,吸引了大批考生,入围位次从去年的27085名跃升至16493名。计算机组(712组)尽管热度提升,但由于要求信息学竞赛省级一等奖,入围位次相对较低,约40000名。
综合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高考录取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重视。这种模式将高考成绩、学考成绩和高校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为那些有特长但高考分数不太高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2025年,在广东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共有12所,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这种招生方式不仅缓解了“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也为特长生开辟了新的升学路径。
与此同时,多个省份的提前批录取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在广东,尽管整体招生情况良好,但广东警官学院(公安专项)的156专业组却出现了0投档的情况。这一缺额可能与专业限定女生、定向就业地点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提前批军检院校的投档情况呈现出高分扎堆的现象。在广东,有71个专业组的录取最低分超过了600分,其中物理类占59个,历史类占12个。物理类最高分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投档最低分达到了666分,甚至超过了多所985高校。
在内蒙古,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提前批录取情况也意外遇冷。清华大学的法学专业分数线跌至637分,而北京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甚至无人投档。这一现象可能与专业冷门、考生选择更热门专业等因素有关。
在江苏和江西的提前批录取中,多所985高校的投档线也出现了下滑。重庆大学历史类的投档线仅为603分,湖南大学物理类也只有607分。这些名校在提前批投放的专业相对冷门,难以吸引高分考生报考。
综合来看,今年全国高考提前批录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冷门专业和专业性较强的院校面临招生难题;另一方面,一些综合实力强、专业热门的高校则备受追捧。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