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现象级反转,传统名校遭遇挑战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趋势,传统的985、211和双一流名校不再是考生们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诸如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兴研究型大学。据报道,福耀科技大学首期本科生已经集结完毕,其中不乏高分考生,有考生甚至以669分的高分毅然选择了这所新兴学府,而这个分数足以让他们轻松进入大部分985名校。
在广东地区,同样成立时间不长的南方科技大学也展现出了强劲势头,其物理类专业的投档线一度超越了老牌985名校中山大学。与此同时,北大清华等传统名校在招生过程中却遭遇了冷门,例如今年河南省的高考状元,以724分的优异成绩放弃了清华大学,转而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这些变化背后,反映出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看重就业导向。以往的名校光环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对实际就业前景的考量。有观点认为,当前社会环境下,年轻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中年人也时常担忧失业,因此,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更加务实,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直接提供稳定就业前景的学府。
这一现象导致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院校分数飙升,竞争异常激烈。高考生们不仅在志愿填报上竞争激烈,甚至在暑假期间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有的考生提前准备公务员考试,有的则参加针对大一新生的“暑期班”,提前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活的内卷现象也愈发严重。不少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下感到焦虑不已。本文将分享三位大学生的故事,他们曾深陷内卷之中,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出路。
晓琪是其中一位。大学四年间,她被学业和就业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最终确诊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治疗过程后,她逐渐意识到,那些压力只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执着于外界的标准和成绩。她开始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价值。
林悦是另一位代表。她为了满足保研所需的绩点和综测,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最终导致身体不堪重负。在保研结束后,她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她逐渐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的寻取,而在于向内的建立。她开始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陈宇则是第三位主人公。他在大学期间始终抱有负罪感,觉得只要室友在学习,自己回家吃饭就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尝试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他发现,原来不必一直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这三位大学生的故事,反映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集体困境和内心挣扎。在内卷现象愈发严重的今天,如何在汹涌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出路,成为了许多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过,尽管环境充满挑战,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