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喧嚣中,一处静谧的展台吸引了众多目光。这里,十几台电子设备静静地陈列,它们的屏幕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纸本质感,宛如喧嚣展会中的一片宁静图书角。
这些设备,是汉王科技带来的“电纸本”。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汉王科技坚信,“电纸本”将成为纸张的最佳替代品,并预示着未来的第三大智能载体。
回溯历史,电纸本的概念并不新鲜。上世纪末,电泳式电子墨水技术的诞生,为电子阅读打开了新篇章。2007年,亚马逊的Kindle更是将电纸书推向大规模商业化,其护眼和长续航的特性,加之亚马逊强大的图书生态,共同铸就了其成功。
而在国内,汉王科技同样走在前列。2008年,汉王推出了首款电纸书产品N510,凭借自主研发的手写识别技术,年销量近百万台,引领了国产电纸书的风潮。此后,随着Kindle入华,国产厂商在压力中不断成长,最终在Kindle退出中国后,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
在WAIC现场,汉王科技副总裁、智能电纸本负责人王杰接受了采访。他提到,Kindle的退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场景单一,未能满足多元化需求。而汉王科技,则从阅读领域拓展至办公和手写学习,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布局。
王杰解释说:“我们观察到,用户不仅需要阅读,还需要记录、批注和分享。因此,我们在电纸本中融入了手写技术,让用户能够方便地记笔记、做批注,并分享手写内容。这样的多元化功能,让电纸本不再局限于阅读,而是成为了一款真正的智能设备。”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汉王科技采取了迭代开发模式,不断观察和倾听用户的真实反馈。无论是双屏和多屏功能的需求,还是手写内容的分享和智能排版,都被一一加入到产品中。这种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和快速响应,让汉王电纸本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汉王科技手写识别效果
在AI时代,汉王科技更是将AI技术与电纸本深度融合。通过语音王App与电纸本的互联互通方案,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录音并拍照PPT内容,实时同步到电纸本。点击任何一行手写笔记,就能跳回对应录音段落。这种协同逻辑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进一步拓展了电纸本的应用场景。
作为一家深耕人工智能三十余年的公司,汉王科技在感知识别技术、语音处理和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拥有深厚实力。通过“双稳态显示+AI量化推理”技术,汉王电纸本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将能耗水平降到了传统方案的三分之一。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让电纸本更加智能、更加节能。
汉王科技还将传统主要用于阅读的电纸本升级为AI学习本。通过植入语音识别引擎、深度学习模型及专业手写笔等核心技术模块,提高了OCR和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进一步增强了电纸本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双碳目标的日益重视,电纸本作为纸张的替代品,其天然优势愈发凸显。在AI技术的加持下,电纸本不仅更加智能、更加好用,还将成为推动无纸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今年,汉王科技还开启了海外市场拓展之旅。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汉王科技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以及多年积累的创新实力,信心满满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