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灵均投资:2025年净值回升,策略升级成效显著
在AI技术的推动下,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中小市值风格成为主流趋势,量化私募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灵均投资,作为业内的佼佼者,在2025年实现了净值的显著回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指数增强策略在A股结构性行情的助力下,展现出强大的超额收益潜力和工具属性。据第三方统计,截至7月18日,私募指增策略的年内综合收益率高达25.07%,远超股票多头及市场中性策略。灵均投资,凭借其在指数增强策略上的深厚积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灵均投资的董事长蔡枚杰在与首席投资官马志宇共同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业绩的回升,是公司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行深度自我反思的结果。2024年,灵均投资曾因旗下产品大量卖出股票而受到交易所的自律措施,这一事件促使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规治理与投资策略重构。
在投研方面,灵均投资将风控规则全流程内置化,从策略设计阶段就嵌入量化风控参数,确保策略从设计之初就符合合规框架。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交易系统的涨跌停报单硬约束,以及全产品线集约化监控,构建起贯穿决策链的合规闭环。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公司的风控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稳定的投资体验。
蔡枚杰表示,随着治理结构、风控体系等根本性问题的改善,灵均投资计划在下半年陆续打开申购,并借助差异化服务模式及AI技术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她强调,量化赛道永远面临“不进则退”的压力,从业者应始终保持清醒与敬畏。
回顾灵均投资的变革之路,从“双引擎”管理模式到权责分工与治理框架的革新,公司经历了深刻的管理升级。蔡枚杰统管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聚焦于问题解决与制度统一;马志宇则专注投研技术突破,推动策略迭代与团队协作。这一调整不仅“拉齐”了公司文化,还避免了管理协同断层。
在风控方面,灵均投资实施了全流程内置化的风控规则,将风控参数完全嵌入策略逻辑中。同时,公司的交易系统还内置了全维度的风控规则,形成“策略+系统”的双重防线。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策略在严格风险控制下的持续有效性。
在市场风格持续向中小盘及成长指数倾斜的背景下,灵均投资的量化策略大放异彩。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公司旗下的中证1000指增产品收益率已突破36%,500指增产品同期收益亦突破28%,300指增产品同期收益亦近15%,均位居百亿量化同策略产品前列。
马志宇将这一业绩表现归因于公司2024年启动的策略升级,特别是强化中短期信号挖掘与多周期均衡配置。他强调,灵均在各条产品线都保持了严格的风险控制,超额收益更多来自模型的有效性,而非市场风格的过度暴露。
面对量化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与技术军备竞赛的背景,蔡枚杰与马志宇认为,灵均的核心壁垒在于长期积累的“精细度”和顶级人才的“转化力”。他们强调,量化投资比拼的是“深耕的精细性与完备性”,以及对前沿技术的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