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大河源》连载探秘:贵德盆地,青海小江南的热烈与丰饶

2025-08-0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的全新长篇非虚构作品《大河源》近日开始在《文化艺术报》连载。该书原名《黄河源传》,首发于《十月》杂志2025年第1期,后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更名为《大河源》。

《大河源》是阿来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所作的一部深情传记。书中,阿来踏上追溯黄河源头的旅程,不仅行走在高原之上,更在历史与地质变迁的深处探寻。他以诗性的语言,结合国家重大考察的科学资料,生动描绘了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变迁,同时深入探究了这片大地的文化记忆。

黄河的源头之旅,是一次穿越时间的壮丽探险。从临夏盆地到龙羊峡,黄河攀上了青藏高原的大台阶,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多处深切谷地和山间盆地。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距今110万年前,黄河开始穿透积石峡,向青藏高原爬升;60万年前,它切开了李家峡;15万年前,终于打通龙羊峡,进入共和盆地;3万年前,黄河终于到达今天的源头地区——若尔盖,鄂陵湖和扎鄂湖。

在黄河向青藏高原推进的同时,原始人类也在这片高原上繁衍生息。沿黄河干流和支流,不断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被发现,如共和盆地的旧石器遗址,以及马家文化、卡约文化、齐家文化、宗日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类型。这些发现证明,黄河上游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沉寂荒凉。

黄河的自然演化过程是由湖变峡,然而,在现代人工干预下,这个过程发生了逆转。从龙羊峡到李家峡,一连串人工湖如碧波荡漾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上。同时,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蕴含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如拉西瓦水电站已累计减少标准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以千万吨计。

贵德县是黄河谷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拥有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黄河自龙羊峡入境,向东奔流,横贯全境。丰富的水力资源使得贵德县成为水电开发的重要区域,拉西瓦和尼那等水电站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电站的建成也为贵德县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今,新建的大型灌溉系统使得贵德盆地的农业得以大力发展,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称。走进贵德县城,农家小院中桃树杏树成荫,鲜花盛开,菜肴丰盛,全然不见苦寒高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