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字节跳动AI代码生成新突破:速度飞跃至每秒2146标记

2025-08-0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标题:字节跳动与清华大学携手突破AI代码生成速度极限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的Seed团队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Seed Diffusion Preview”。这项研究将人工智能在代码生成领域的应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标志着代码生成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据了解,“Seed Diffusion Preview”发表于2025年8月,研究团队通过采用离散状态扩散模型,成功实现了代码生成的并行化处理,使得生成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2146个标记。这一速度相比传统自回归模型有了数倍的提升,且保持了高质量的代码生成效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访问arXiv平台(论文编号:arXiv:2508.02193)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传统代码生成模型在生成代码时,往往需要按照严格的顺序逐个生成代码标记,就像是程序员必须一行行地编写代码。这种自回归的生成方式不仅限制了生成速度,也忽略了编程过程中思维的非线性特征。而“Seed Diffusion Preview”则打破了这一束缚,它允许模型同时处理代码的多个部分,最终组合成完整的程序,就像是拥有多重大脑的超级程序员。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将原本用于图像生成的扩散模型创新性地应用到了代码生成领域。扩散模型通过逐步去除噪声来生成清晰图像,而“Seed Diffusion Preview”则通过“去噪”过程生成高质量代码。这种并行处理的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生成速度,也更接近人类程序员的实际工作模式。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巧妙的两阶段课程学习方法(TSC)。第一阶段为“缩放扩散训练”,让模型学会在随机字符中识别和重建正确的代码。第二阶段为“定制轨迹空间的扩散训练”,通过过滤生成轨迹,只保留最高质量的生成路径,为模型提供了专家级的学习样本。

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在线策略学习方法,通过最小化生成轨迹的长度来进一步提升生成速度。同时,为了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质量,研究团队引入了基于验证器的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模型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会牺牲代码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Seed Diffusion Preview”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性能。在各种代码评估基准测试中,该模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代码编辑任务上,达到了54.3%的成功率。同时,其每秒2146个标记的生成速度也远超同类模型,如Gemini Diffusion的1489标记每秒和Mercury Coder的737至1109标记每秒。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AI代码生成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将对软件开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超高速的代码生成能力将极大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推动软件开发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一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将改变开发者的日常工作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专注于创意思考和问题解决。

然而,研究团队也指出,目前“Seed Diffusion Preview”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要在更复杂的应用场景、代码质量和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不断推动AI代码生成技术的发展,为软件开发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惊喜。

对于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业界普遍表示高度关注。许多专家认为,“Seed Diffusion Preview”的发布标志着AI代码生成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将为软件开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他们也期待这一技术能够尽快实现商业化应用,为更多开发者带来实际帮助。

Q&A

Q1:“Seed Diffusion Preview”是什么?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A1:“Seed Diffusion Preview”是由字节跳动Seed团队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大规模代码生成AI模型。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采用了离散状态扩散技术,实现了每秒2146个标记的超高生成速度,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代码生成效果。

Q2:扩散模型是如何应用于代码生成的?

A2:扩散模型原本用于图像生成,通过逐步去除噪声来生成清晰图像。在“Seed Diffusion Preview”中,研究团队将这种思路应用到了代码生成领域,通过“去噪”过程生成高质量代码,并且允许模型并行处理代码的多个部分。

Q3:“Seed Diffusion Preview”相比其他同类模型有哪些优势?

A3:“Seed Diffusion Preview”在生成速度上远超同类模型,如Gemini Diffusion和Mercury Coder。同时,它在多个代码评估基准测试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代码编辑任务上表现突出。该模型还通过在线策略学习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了代码的正确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