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近日盛大启幕,活动中一项特别的展示——AI对画《南桃北柳》,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源自明代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画师们精选杜梨木作为刻版材料,通过“勾、刻、印、绘、裱”这五大精湛工艺,将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巧妙融合,创造出一幅幅刻工精细、色彩鲜艳、形象栩栩如生的年画作品。这些作品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誉为“南桃北柳”,共同展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启动仪式现场,杨柳青画社木版水印非遗传承人苏丽妍深情分享了她的艺术之路。她表示,木版年画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递,是喜庆、是念想,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风貌。每一幅年画都蕴含着时光的印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津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35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史可追溯至400多年前。苏丽妍坦言,作为传承人,她不仅要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要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她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将年画带入校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哪吒”系列年画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在今年5月的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天津活动周上,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是大放异彩。不到两天时间,展位上的1000张年画纸就被热情的观众一扫而空。苏丽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有位日本老奶奶,因为第一天没排上队,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当她成功印制出一幅年画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一刻,我深感自豪,仿佛在用行动向世界展示我们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魅力。”
从一名学徒到如今的非遗传承人,苏丽妍感慨万分。她表示,自己非常幸运能够肩负起传承杨柳青年画的重任。她希望这份已经400多岁的艺术瑰宝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让传统文化的文脉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