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原创剧本如何“破壳”?青年剧作家舞台探索引关注

2025-08-1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艺术的探索之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孵化计划在上海YOUNG剧场悄然绽放。名为“2025原创剧本联合孵化计划”的活动,以“未完成的主语”为主题,旨在将剧作家的创意从纸面推向舞台,虽然以“半成品”的形式呈现,却激发了观众对完整剧目的无限遐想。

此次孵化计划共收到了218件来自青年创作者的剧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彩票治国》、《——以慧聚狮垒球队为例》和《青少年哪吒》三部作品脱颖而出,以“待完成”的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舞台上,桌椅、道具与多媒体影像交织,灯光与声效随剧情起伏变化,演员们在半即兴的状态下演绎,虽然手持剧本,但默契的配合与舞台调度已初具规模。

《青少年哪吒》的编剧李修远,一位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艺术硕士,巧妙地将《封神演义》中的父子关系融入现代奇幻与现实语境,重构了一个关于“千禧一代”的故事。尽管该剧目前仅以“毛坯房”形式示人,但观众的热情反馈与好奇提问,却意外触动了当代中国原创戏剧的一个痛点——编剧与剧本的“隐形”状态。

数据显示,过去42年间,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者中,70岁以下仍健在的剧作家数量寥寥,剧本荒与剧作家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青年剧作家的作品虽在国际竞赛中屡获佳绩,却往往难以在剧场中真正“成形”。原创戏剧写作面临着市场筛选与专业海选的双重压力,制作方对原创的呼唤与实际选择中的边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编剧陈思安与张杭均指出,戏剧行业内对“青创”的扶持多聚焦于导演中心,编剧与剧本往往成为附属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陈思安自2018年起发起“声嚣剧读节”,旨在提升剧作家与剧本在行业生态中的主体性。YOUNG剧场连续三年举办的“构特别青年戏剧展演”,也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平台。

然而,青年原创作品的困境不仅在于如何进入制作流程,更在于如何以文学剧本的形式触及更广泛的受众。中国戏剧剧本出版的持续衰退,使得观众难以窥见当下青年剧作家的思考与创作。面对观众的朴素提问,如何能让更多人看到并理解这些年轻的声音,成为了出版市场与戏剧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未完成的主语”剧本孵化计划中,《青少年哪吒》、《——以慧聚狮垒球队为例》等作品通过排练与演出,暴露了编剧在空间感、戏剧情节推进等方面的不足,但同时也展现了“演出”作为推动青年剧作家与原创剧本进步的原动力。导演与编剧的紧密合作,让剧本中的潜在问题在舞台上无所遁形,也为作品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方向。

面对“剧本荒”的迫切议题,如何将作者与作品推上舞台、推向观众,让年轻的原创剧作在剧场的公共空间里与观众产生观念交流与情感联结,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YOUNG剧场与“声嚣剧读节”的联合孵化计划,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