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百年名校161中:低调蓄力,科技教育引领未来新飞跃

2025-08-1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北京西城这片教育沃土上,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所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不仅是西城六所市重点高中之一,更以其沉稳务实的教育风格和卓越的教育成果,成为了众多学子心中的理想学府。

尽管名声在外,一六一中学却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低调与神秘。2019年,学校迁址至老宣武腹地,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西城市重点高中的布局,也让更多南片区的孩子受益,得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今年的高考成绩,再次证明了这所百年老校的教育实力。在北京一本线和本科线均下降4分的背景下,一六一中学的总平均分却稳稳保持在597.2分,其中实验班的平均分更是超过了615分。几乎全体考生都达到了一本线,近一半的学生分数突破600大关,更有19人次在选考科目中取得了满分。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学校扎实教育“加工力”的最好诠释。

一六一中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坚持“高进优出”的教育理念,即使入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也能在这里实现自我突破。例如,2024届高中入学时,仅有1人位于西城区900多名,但在高考中,却有43人成功跻身前1000名。这样的育人成果,无疑令人瞩目。

走进一六一中学的校园,“诚真”校训石静静矗立,无声地传递着学校的精神底色。校长吴伟东的那句“没有成绩就没有今天,只有成绩就没有明天”,道出了这位扎根西城34年的教育“老兵”的坚守与追求。面对中考锁区、学校迁址等现实挑战,一六一中学从不怨天尤人,而是默默耕耘,积蓄力量。

为了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一六一中学于2022年启动了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这一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初高中学段,增强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灵活性,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成长空间。项目的精髓在于“贯通”二字,紧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课程体系整合为国家基础类课程、科技特色类课程和社会参与类课程三大部分。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精准托举。初三一年的课程设计更是独具匠心,适度增加语数英物化学科课时,创新设计初高中衔接课程,同时注重自主发展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的安排。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六一中学的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4年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中,全校共有20人入选,其中80%来自项目班。这些学生在大学导师的引领下,深度参与科研实践,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学术水平的科研论文,并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他们的成长故事,正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生动写照。

除了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外,一六一中学还精心搭建了社团实践、主题实践、科研实践三级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斥资建成的生命科学实验室、配备的多层次研究实验平台以及开设的多个科技教育楼层和社团,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近年来,一六一中学在科技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入选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人数位列全市第四,更有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便被导师“预定”,提前投身课题研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科技教育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

一六一中学还注重将科技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校内的“滋培楼”“陶融楼”“棫朴楼”等楼宇名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寓意。这样的校园环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一六一中学正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育成果,续写着新的辉煌篇章。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我突破和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环境,无疑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