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由徕芬CEO叶洪新引发的风波在个人护理小家电行业掀起了波澜。事件的起因是一则针对徕芬产品的测评视频,该视频迅速吸引了叶洪新的注意,并促使他亲自下场回应。
在8月16日,叶洪新通过社交媒体转发了这则测评视频,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指责测评团队缺乏客观性,并暗示其背后存在利益输送。叶洪新的言辞激烈,直接点名了测评人楼斌的哥哥潘坚,称其为“被包养”的测评团队背后人物,且透露潘坚曾是徕芬的前员工。
潘坚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搜狐财经独家报道,潘坚曾在徕芬担任品牌总监一职,直接向叶洪新汇报工作。潘坚自称于2021年底加入徕芬,虽然以股东身份进入,但并未签署股份协议。徕芬方面则确认潘坚为公司早期核心人员之一,但并未达到联合创始人的级别。
叶洪新在随后的动态中详细列举了潘坚的九条问题,包括其在徕芬期间的种种不当行为,以及离职后继续利用徕芬信息为竞品服务的指控。叶洪新特别指出,尽管潘坚对徕芬新媒体业务有所贡献并因此获得了500万元的报酬,但他却勾结内部员工,以零成本合作的方式向公司报价50万元,被发现后才被永久解除合作。
股权问题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潘坚声称,在加入徕芬之前,他与弟弟楼斌共同运营一家测评与营销公司,叶洪新曾承诺给予其5%的股权,并在天使轮融资后因其股权被稀释而私下再承诺2%的股权。然而,潘坚表示这些承诺并未兑现,而他在离职前的线上会议中也曾就500万元的用途与叶洪新进行过沟通,并认为这些款项是对其股权的补偿。
除了股权争议外,双方还就一笔50万元的“商单”产生了分歧。潘坚表示,他作为乙方身份接下了这个项目,虽然其中涉及一些人情关系,但所有事情都由他一人承担。他承认在项目报价时提高了价格,但事先已与叶洪新沟通清楚,并得到了对方的同意。然而,徕芬方面却表示掌握了相关人员的录音证据,并暗示会视情况公开。
这场风波不仅揭示了徕芬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也反映了个护小家电行业的严峻现状。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吹风、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个护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0.3%,市场内卷现象严重。龙头企业飞科电器的财报也显示,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
在此背景下,徕芬CEO叶洪新与前员工潘坚的纷争无疑为行业增添了一抹复杂的色彩。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双方的道德与法律底线,也引发了公众对个人护理小家电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