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脚步日益临近,北京市中小学的教材更新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据了解,自去年秋季起,北京已逐步推进教材革新,今年秋季学期,这一变革将进一步深化。
本次教材更新覆盖了多个年级和学科。去年9月,一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英语,以及七年级全科和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等教材已先行更新。而本学期,二三年级语文、数学,四年级英语,八年级全科,九年级物理等教材也将迎来全新面貌。
语文教材的变化尤为显著。除了部分课文篇目的调整与删减外,新教材更加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例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将“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八年级则增设了“整本书阅读”版块,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同时,新教材还通过综合性实践任务,如为革命者写小传、制作长征路线图等,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教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习题数量的增加、综合实践内容的融入以及数学文化的注重。八年级新版教材中,每个章节的习题量都明显增加,且类型更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综合与实践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英语教材的变化同样引人注目。以八年级新版教材为例,全部单元内容都进行了大幅调整。新教材减少了单元数量,但增加了每单元的容量和词汇量,提前引入了部分原九年级词汇。同时,阅读文体更加丰富,涵盖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类型,更侧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新教材还注重语言在真实情境下的运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独立的词汇学习和项目实践板块。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学科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物理九年级教材结构更加清晰,实现了学-练闭环,并新增了拓展实验和跨学科实践课程。而“小四门”学科则主要增加了综合性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教材更新背后,透露出两大教育趋势。一是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应用”,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是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打通全学科壁垒,培养综合素养。面对这些变化,老师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而家长和学生们则需要重视阅读和思维训练,提前适应新教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