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价飙升,市值单日增长3400亿港元,AI芯片项目成焦点
阿里巴巴的每一个动态都足以牵动市场的敏感神经。近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的暴涨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9月1日,阿里巴巴港股开盘即大幅上扬16%,盘中更是一度飙升超过18%,最终收盘定格在18.5%的涨幅,市值因此暴增3400亿港元。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表现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
此次股价暴涨的背后,主要有两大因素支撑。
首先,《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披露,阿里巴巴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据悉,这款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面向广泛的AI推理任务,由国内厂商代工,且与英伟达架构兼容。尽管阿里巴巴对此并未正面回应,但阿里云相关人士在辟谣采购大批寒武纪芯片的消息时,间接证实了阿里在AI芯片研发方面的努力。
阿里云相关人士表示,阿里云确实支持一云多芯的国产供应链战略,但传言中阿里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消息不实。阿里正积极研发人工智能芯片,同时保持对多种国产芯片的兼容。
其次,阿里巴巴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也为其股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整体营收达到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远超市场预期。
尤为财报中“AI+云”的表现尤为亮眼。第二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达到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AI基础设施和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1000亿元。
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以创业心态开启新征程,持续围绕消费和“AI+云”等战略领域进行投资,推动业务强劲增长。阿里相信,这些投资将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推动长期增长。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十六年前。早在2009年,阿里便成立了专门的算法团队,启动了代号为“飞天”的云计算项目。该项目最初旨在为电商平台的搜索推荐、风控反欺诈等核心业务提供技术支撑。经过多年的积累,“飞天”已成为阿里AI布局的技术基石。
近年来,面对生成式AI的新浪潮,阿里巴巴的布局节奏进一步加快。达摩院持续加码大模型研发,推出通义千问等多模态大模型,覆盖多个领域。同时,阿里将AI能力深度融入电商、金融、本地生活等生态体系,推动全业务AI化。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深耕细作,不仅体现了其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也彰显了其将技术创新与商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决心。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阿里巴巴在AI赛道上的持续突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