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一席言论中透露出特斯拉未来战略的重大转向。他声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成为特斯拉长期价值的主要驱动力,占比高达80%,而非人们熟知的传统汽车业务。这一观点标志着马斯克再次弱化了特斯拉作为“电动车制造商”的标签,转而全力拥抱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领域。
特斯拉最新的销售数据揭示了其面临的挑战:全球汽车销量已连续多个季度出现环比下降,且目前超过75%的营业收入依赖于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面对投资者的忧虑,马斯克一再重申,特斯拉的未来将由“AI、机器人及自动驾驶出租车”来书写。
上周,特斯拉发布了《特斯拉总体规划第四部分》,其核心愿景是“可持续的富足”。该规划提出,将AI能力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无人出租车网络。然而,由于缺少明确的时间表和详细的财务规划,这份规划在市场中引发了诸多质疑。电动汽车领域的知名媒体人Fred Lambert批评称,整个规划充满了理想化的AI口号,缺乏实质性内容。
与此同时,长期看好特斯拉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29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可能占据公司90%的估值。Ark指出,特斯拉已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了带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并有望在全球10万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市场中与Waymo竞争。然而,华尔街的多家机构对“擎天柱”能否在五年内实现商业化持谨慎态度。
除了汽车销售外,特斯拉的其他收入主要来自能源存储和服务业务,但这两部分收入的总和仍不足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目前,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仍处于原型测试阶段,尚未为公司带来任何收入。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马斯克所言属实,特斯拉需要在机器人量产、法规批准以及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