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江苏首富陈建华逆势布局:造船业能否助其再登财富巅峰?​

2025-09-10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江苏首富陈建华、范红卫夫妇再掀资本与产业联动新篇章。这对执掌中国最大民营制造业集团的商业领袖,正通过一场横跨造船、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布局,书写着逆周期扩张的传奇。

2022年全球造船业寒冬之际,陈建华以21.1亿元竞得STX(大连)资产,将这家荒废十年的世界第四大造船企业旧址纳入恒力重工版图。彼时该资产包评估价达43.48亿元,这场"半价抄底"不仅获得北方最大单体船厂,更让恒力重工在两年内实现惊人蜕变:首制船提前交付、首台发动机成功下线、18.1万载重吨散货船下水等突破接连而至,甚至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盘活存量资产"典范。

2024年6月,恒力重工首制30.6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VLCC)亮相,打破行业"新船厂需三至五年磨合期"的铁律。这艘巨轮的下水,标志着恒力重工正式跻身超大型船舶建造俱乐部。但陈建华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

时间回溯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松发股份股价跌至12元历史低位,实控人萌生退意。陈建华通过恒力集团以每股21.91元溢价收购29.91%股权,耗资8.2亿元取得控制权。与纯资本玩家不同,这位实业家选择蛰伏——直至2024年松发股份连续三年亏损、营收濒临退市红线时,才启动与恒力重工的重组大戏。

这场价值80亿元的资产置换堪称资本运作经典:恒力重工注入松发股份后,后者股价狂揽14个涨停板,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陈建华精准把握行业周期,在2018年A股低谷期买壳、2022年造船业寒冬抄底资产、2024年市场低迷期完成重组,用数十亿资金撬动数百亿市值,演绎了逆周期扩张的教科书级案例。

但辉煌背后暗藏隐忧。过去五年,中国炼化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乙烯产能从2853.5万吨激增至5377.5万吨,PTA产能占全球70%以上。恒力石化等龙头企业在2018-2021年享受红利期,营收从600亿跃升至1980亿,陈建华夫妇更以2600亿元财富登顶江苏首富。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起行业盈利空间骤缩,恒力石化净利润从155亿暴跌至23亿,有息负债滚雪球般突破千亿,每年利息支出超40亿元。

转机出现在造船领域。全球船舶平均船龄达13.7年,41.8%的船舶超过20年服役期,克拉克森预测2024-2034年将有2.3万亿美元船舶投资需求。而中国造船业已形成绝对优势:2024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5.7%、74.1%和63.1%,活跃船厂数量较2008年减少六成,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恒力重工成为这场盛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公司手持170艘船舶订单,排产至2029年,近期又斩获欧洲船东2+2艘VLCC订单,合同金额达2-3亿美元。根据规划,恒力重工达产后将具备年加工钢材230万吨、生产船用发动机180台的能力,年产值突破7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体造船基地。

资本市场已给出积极回应。以当前500亿市值对应全年140亿营收计算,恒力重工700亿年产值将支撑2000亿潜在市值;若参照中国船舶800亿营收对应1800亿市值的比例,*ST松发终局市值可达1500亿。目前陈建华夫妇通过恒力集团持有近90%股权,这场造船业豪赌或将重塑中国富豪榜格局。

从炼化到造船,从产业扩张到资本运作,陈建华用二十年时间构建起横跨实体与金融的商业帝国。当同行还在炼化产能过剩中挣扎时,这位江苏首富已带领恒力集团驶向星辰大海。这场逆周期布局能否成就新的千亿财富传奇,市场正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2025健康产业大会“牵手”知乎浙江:战略合作,解锁健康产业新可能!
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筹备工作迎来重要进展,大会于9月8日顺利举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签约仪式。在此次仪式上,家家健康与知乎浙江正式携手,共同成为大会主办方。家家健康总裁郑杨先生与知乎浙江总经理高熠女士共同出席并签约。双方将依托此次合作,以 “数智赋能、生态共融、产业跃迁”为核心主题,联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