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CEO兼蚂蚁数科董事长韩歆毅首次公开阐述了关于通证经济的深度思考。他明确指出,通证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解决信任、效率与成本问题的关键工具。
韩歆毅分析称,当前全球Web3原生资产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但其中大部分仍停留在投机交易和价值存储层面,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程度较低。这种局限于虚拟世界的内部循环,使得通证经济的价值空间受到严重制约。蚂蚁集团作为通证经济的先行者,近年来持续探索RWA沙盒实践,始终坚持以真实价值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的高效流通与价值互联。
他进一步指出,通证经济正迎来“破晓时刻”,但这一进程需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场景拓展。韩歆毅的判断基于技术、资产和场景三方面的成熟:区块链基础设施在性能和可扩展性上不断突破,AI与IoT的融合催生了大量适合通证化的产业资产,零知识证明等隐私计算技术则推动了信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在应用层面,资产通证化正从金融领域向新能源、算力等实体行业延伸,从服务链上投资转向支持实体产业融资;通证支付则在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推动下,从加密资产交易场景扩展至C端消费和B端支付场景。韩歆毅认为,“资产通证化”与“通证支付”是Web3领域的两大核心驱动力,它们通过通证化桥梁,促进加密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真实世界的支付结算和价值流通注入新动能。
他强调,这两大领域看似独立,实则相互促进,未来将融合成为支撑实体经济高效价值流通的新型基础设施。例如,资产通证化可以提高实体资产的流动性和可分割性,而通证支付则能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间,二者共同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在风险防控方面,韩歆毅明确表示,通证经济价值的探索与风险的防控应同等重视。他强调,“合规是创新的生命线”。蚂蚁集团从一开始就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不发行虚拟币,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炒作;专注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而非颠覆行业;致力于创造新价值,而非争夺现有市场。
韩歆毅坦言,当前对通证经济的价值与风险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持续的探索和研究。他强调,行稳致远比单纯追求速度和创新更为重要,只有在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才能实现通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