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外滩大会创投路演启幕:年轻AI创业者深耕垂直赛道,资本与项目双向奔赴

2025-09-13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一场聚焦AI早期创业项目的“创投Meetup”活动在上海外滩大会期间引发关注。蚂蚁集团战略投资部、明势资本、金沙江创投等8家机构与来自AIGC、具身智能、智能硬件、芯片及设备四大赛道的32支创业团队展开深度对话,揭示了当前AI创业领域的新趋势。

活动现场,投资人普遍将目光投向创业团队的技术落地能力、商业模式清晰度及团队综合素养。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周雨桐指出,当前AI创业已从概念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真正具备竞争力的项目需要实现前沿技术与真实场景的深度融合,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这种务实态度在路演环节体现得尤为明显——多个团队因技术方案缺乏场景支撑而遭遇投资人犀利提问。

垂直场景深耕成为突出特征。专注高性能计算的“是石科技”通过超算与智算融合技术,将航空发动机模拟仿真时间从“年”级压缩至“天”级;医疗机器人领域的“柳叶刀机器人”则聚焦手术场景,开发出具备精准操作能力的医疗设备;运动AR眼镜开发商“光粒科技”更提出“让智能眼镜成为人类新器官”的愿景,试图解决游泳、骑行等场景下的实时数据交互难题。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对该团队的产品渠道分布、市场渗透速度等细节展开追问,凸显投资机构对落地能力的重视。

年轻化团队成为AI创业生态的显著标签。现场路演项目中,超过七成团队核心成员年龄在30岁以下。某AI创业公司高管透露,在招聘技术岗位时甚至设置“30岁以下”的隐性门槛,认为年轻群体更能带来突破性思维。但行业也呈现出代际融合趋势——周雨桐同时强调“老人”的价值,指出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在风险把控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呼吁市场关注“兼具执行力与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投资人群体正在调整观察维度。王啸建议创业者与人工智能能力拓展节奏保持同步,强调“明确场景才能构建数据闭环和增长飞轮”。这种认知转变促使投资机构更关注技术边界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蚂蚁集团副总裁纪纲观察到,新一代创业者普遍具有数字原生背景,技术理解深度显著提升,这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大厂通过创投活动深化产业布局的意图明显。蚂蚁集团在外滩大会设立“创投Meetup”,旨在为硬科技项目搭建直通顶级投资机构的桥梁。其2023年提出的“AI First”战略已转化为具体行动:内部成立具身智能业务公司蚂蚁灵波科技,外部投资智谱AI、月之暗面等大模型企业,同时布局爱诗科技、生数科技等AI视频生成赛道,形成覆盖基础层、应用层、硬件层的投资矩阵。但有投资人私下表示,大厂当前投资仍呈现“广撒网”特征,细分领域偏好尚未形成明确体系。

创业者与投资方的互动模式正在发生改变。1994年出生的清华博士、“是石科技”联合创始人毛运航在路演中明确表示,希望借助活动对接算力产业资源。这种需求转向反映出早期项目对生态协同的重视,投资机构不再仅仅是资金提供方,更成为技术、市场、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者。纪纲透露,蚂蚁战略投资部已建立专项服务机制,为被投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场景落地等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