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快讯 价值公司 财经人物 IPO解读 热门赛道 经济解码 科技业界 文化艺术 天脉教育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青云科技AI Infra 3.0:以渐进式创新,铺就企业AI转型平稳之路

2025-11-19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AI技术深度渗透各行业的当下,传统企业正面临“想转型却不敢行动”的集体困境。为破解这一行业难题,青云科技正式发布AI Infra 3.0全栈架构,以“All in One, One for AI”为核心理念,通过“重构归一”的技术路径,为企业搭建起连接传统IT与AI时代的桥梁。青云科技CEO林源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方案旨在帮助企业以更低门槛、更高安全性和效率实现AI价值落地。

当前AI发展已呈现三大确定性趋势:OpenAI的GPU集群规模从2024年底的10万颗激增至2025年预期的100万颗;全球GPU电力消耗占比从2023年的0.1%跃升至2025年的0.5%,预计2030年将达3%-5%;AI模型训练的Token消耗量在2024年增长100%的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每月环比增速持续突破100%。这些数据印证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不可逆趋势,也迫使企业必须直面数智化转型命题。

青云科技观察到,企业转型过程正经历三个阶段:2023年聚焦智算中心建设,解决非专业投资者的算力管理难题;2024年拓展至行业场景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差异化需求;2025年则进入深度整合期,企业开始严肃思考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这一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既要保护历史投资,又要拥抱技术创新;既要简化IT管理,又要支撑业务多元化;既要保持技术迭代,又要确保系统稳定”的三重矛盾。

“企业需要的不是颠覆性创新,而是渐进式转型的桥梁。”林源指出,技术迭代的颠覆性与企业发展的渐进性之间存在根本性错配。某企业CIO曾坦言:“我们不是不想拥抱AI,而是怕既丢失过去积累,又错失未来机遇。”这种担忧折射出企业对转型风险的深度顾虑——据统计,78%的企业因担心业务中断而推迟AI部署计划。

针对这些痛点,青云AI Infra 3.0构建了四层技术架构:底层采用自主研发的PrimusOS信创操作系统,实现与不同芯片的深度适配;中间层通过KubeSphere核心调度系统,统一管理通算、超算、智算资源;功能层整合虚拟化、云原生、AI智算等全栈能力;开放层提供KubeSphere LuBan平台和100%开放的API接口,支持生态伙伴进行定制化开发。这种分层设计既保证了技术架构的统一性,又为个性化需求预留了扩展空间。

该架构的四大核心价值直击企业转型要害:全栈能力覆盖虚拟化、云、云原生、AI智算四个维度;模块化设计支持按需解耦与分阶段升级;标准化交付降低70%的运维成本;统一管理控制台提升IT团队支撑效率。某金融客户实践显示,采用该方案后,其IT架构升级成本降低75%,业务系统实现100%平滑迁移,运维效率提升超70%。

在技术实现路径上,青云强调“三个必须”:必须兼容现有IT资产,必须支持按需进化,必须确保业务连续性。这种设计理念使企业能够在保护存量投资的同时,逐步引入AI能力。例如,某制造业客户通过该架构,在保持原有ERP系统运行的前提下,逐步将AI质检模块接入生产流程,实现了转型风险的可控化管理。

目前,青云AI Infra 3.0已在金融、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落地,帮助企业构建起“投资安心、转型安心、运营安心、创新安心”的转型保障体系。这种渐进式创新模式,正在为传统企业穿越AI转型深水区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在华20年欧洲专家安诺杰:见证中国科技创新突破,成他国学习范例
近日,清华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联合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安诺杰分享了他对中国科技创新发…

2025-11-20

德赛西威回应机器人规划合作进展 创新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引关注
证券之星消息,德赛西威(002920)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公司机器人智能基座产品已发布,请问有送样给客户吗?对于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公司怎么看待,有何战略规划?此外…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