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快讯 价值公司 财经人物 IPO解读 热门赛道 经济解码 科技业界 文化艺术 天脉教育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19岁造机器人21岁创公司,2004年出生的黄一获千万美元融资

2025-11-19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机器人行业,一位年轻创业者的故事正引发广泛关注。2004年出生的黄一,2023年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一学生的身份,凭借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同年,他在宿舍仅用数十天便打造出成本不足2万元的双足机器人AlexBot,并完成全栈开源,涵盖工程流程、代码及文档。这一成果在GitHub上收获超4000颗星,文档浏览量突破20万次,迅速成为开源社区的焦点。

2025年2月,在傅利叶的资助下,黄一推出迭代版AlexBotMini,并于3月提前完成大学学业,创立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公司“萝博派对”。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企业CEO,他带领团队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底层技术研发,拒绝多家企业的数百台意向订单,坚持优先构建技术基础与社区生态。黄一认为,技术成熟前吸引高质量开发者比盲目扩大生产更重要,这一理念在行业初期显得尤为独特。

11月12日,萝博派对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级种子轮融资,由经纬创投与小米战投联合领投,L2F光源创业者基金、银河通用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零部件与运动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尽管尚未正式量产,但公司已研发出ATOM01与ATOM02-M系列样机,并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发布ATOM02,同步开源全部技术栈。目前,其用户已覆盖高校科研、机器人创业公司及工业检测机构,十余家企业及高校成功复刻其技术方案。

双足机器人领域长期面临技术挑战:工程上需处理重心偏移、触地反馈等复杂变量以维持平衡;智能层面则需突破决策能力,使机器人理解任务并自主探索路径。过去,行业常陷入“能走但不能做事”的困境,成本高昂更限制了规模化应用。然而,近年来大模型与多模态AI的成熟为机器人注入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具备泛化性;供应链进步则推动高扭矩执行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部件降价,双足机器人从“昂贵玩具”逐步迈向“可量产产品”。

行业观察者指出,当前双足机器人赛道已显现早期智能手机行业的特征:技术可行性提升、成本下降、生态成型、开发者数量增长、软硬件标准逐步统一。在此背景下,萝博派对的开源策略被视为一种“长线打法”——通过建设行业基础设施,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在其“地基”上持续创新。这种模式不仅为自身发展积累势能,也为整个行业的标准化与规模化提供了新思路。

空间中心团队创新:U-Net模型助力太阳风参数快速重建与实时预报
模型以全球日震观测网络—美国光球磁通量同化传输模型(GONG–ADAPT)光球磁图为输入,以基于通用面向对象流体动力学框架的非结构网格日冕磁流体力学模型(COCONUT MHD)模型的输出结果为学习目标,通过…

2025-11-20

华为MatePad Edge登场:创新形态融合生态,引领二合一平板新潮流
不同于传统产品只是物理形态的结合,华为MatePad Edge在系统层面打通了平板与电脑两种使用模式,让用户可以根据场景需求无缝切换,获得各自场景下的最佳体验。通过双模式设计,这款产品将鸿蒙平板生态与鸿蒙电脑…

2025-11-19

华为MatePad Edge二合一平板来袭,鸿蒙赋能开启真融合新体验
具体来说,小编的惊喜和期待源于华为 MatePad Edge在二合一设计上的深度融合,这不是简单地将平板和电脑拼凑在一起,而是真正实现了“真二合一”的理念。 其次,在生态融合上,华为 MatePad Ed…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