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动漫电影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信息流

广西柳州市2025届新高三零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08-25来源:柳栖士编辑:瑞雪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然而,《著作权法》并没有对独创性进行解释和说明。因此,问题的难点以及讨论的焦点就在于独创性有无的判断,决定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可以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当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方法,不应增加额外的条件或要求,即应当着眼于作品本身——创作行为之结果,而不考虑创作主体和创作过程。因为独创性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而非对创作主体和创作过程的描述。正如上文所述,作品之所以需要具备独创性,原因就在于,只有具备了客观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价值,法律才有予以保护的必要。因此,独创性判断所关注的是作品的形式和外观——是否与在先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而具备应予保护的价值,能否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或者推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而创作主体并不影响独创性的判断,如果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由自然人创作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则该成果完全可以满足著作权法对独创性要求。此外,创作过程是否借助了工具以及借助了何种工具也不应影响独创性的判断。

举例而言,判断一幅美术作品的独创性,仅需要观察其是否实质上区别于在先作品;根据一般观念是否存在艺术价值,如果得到肯定答案,则具备独创性;至于是否由自然人创作,以及是否借助了某种先进的创作工具,则属于无关因素,无法影响独创性有无的判断。应当注意,确定某种类型作品的独创性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创作工具的变化、作者创作空间的大小等等,但是在判断某个具体作品有无独创性的时候,则应当只关注待评价作品本身,此为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主张将独创性判断与作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观点认为,存在自然人作者是作品具备独创性的前提,只有自然人作者创作的成果才能称之为作品。事实上,反对独创性客观说的观点是以非自然人创作的作品无法受到著作权保护为理由,反推得出人工智能作品无法具备独创性的结论。另外还有观点认为,应当将创作过程投入智力劳动的多少作为判断是否构成作品的判断方法。然而,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和是否是自然人创作本身就是两个问题。作品是否由自然人创作,决定的是有无适格主体取得作者身份和著作权,不应与独创性问题混淆讨论。分析作者是否投入了智力劳动解决的原本也不是独创性问题,而是作者是否实施了创作行为。

(节选自张新宝、卞龙《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材料二: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构成作品,现有研究多聚焦生成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这一条件进行讨论。目前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持主体判断说,认为机器不能创作,不是法律保护的主体;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属于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缺乏创作的独特性,因而不能将其认定为作品。作品的前提是由自然人作者创作,作品的主体必须是自然人,该前提与作品的可著作权性紧密相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能满足现行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要求,难以成为著作权客体。另一种观点持客体判断说,主张应当以生成内容本身的独创性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作品;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考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表达本身即可,无需考虑创作过程中是否包含“思想”和“人格”。

应当注意到的是,“主体判断说”的主要依据是《著作权法》第3条中的“智力成果”,因此学者们提出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活动、创作活动的产物。实际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人机混同的智力成果。人工智能软件模型由人类设计而成。人类设定原始参数和运算逻辑,安排人工智能软件模型进行语料训练;人工智能软件模型面对输入的海量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并经人类进行反复调试达到对输出的预期标准后,最终输出生成的结果。整个过程无不体现人类的参与和安排。因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没有脱离著作权法的人格主义基础。

依据“客体判断说”,独创性判断只需对作品的表达本身做客观评价,独创性包含“独立完成和创造性”两个基本要素。整体而言,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既有表达不同,即具有独创性。具体来说,“独立完成”意味着该作品由创作者独立完成,而非抄袭的结果,既包括从无到有独立地创造出来,也包括在现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算法规则的运作下,人工智能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提示词,综合运用文本表达、图文转化等模型自主生成具体的内容,生成内容符合“独”的要求。而关于“创造性”,从立法的目的来看,著作权法并不要求作品达到专利法的“创造性”高度,著作权法旨在鼓励大众追求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认定“独创性”的法律标准并不高,诸如聊天表情、十几秒短视频、电子红包等都能达到“独创性”的门槛,均已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诸如儿童随手涂鸦的画作、随手取景的照片等人类创作物也大多能被认定构成作品,人类大量投入研发、优化的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内容也应被认定为满足“创造性”的要求。

当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不可一概而论。只有生成内容能达到作品的“试金石”——独创性的判断标准,达到作品的“可著作权性”要求,才可构成作品,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节选自张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合法性的制度难题及其解决路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独创性的判断不应当以作品的创作主体与创作过程为标准,而应从作品本身来判断。

B. 材料一作者赞同以非自然人创作的作品无法受到著作权保护为理由,反推人工智能作品就无法具备独创性这一观点。

C.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鼓励大众创作,因此对作品“创造性”的要求比专利法的要求低。

D.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必须达到作品的独创性标准,达到“可著作权性”要求。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谈及某种类型作品的独创性标准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当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方法。

B. 材料二把“主体判断说”和“客体判断说”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对比,作者比较认同“客体判断说”的判断标准。

C.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作者都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判断应关注该内容是否与已有的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

D. 材料一和材料二讨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独创性问题都是为了探讨是否需要给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3. 有学者参与讨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话题,使用下面的事例支撑观点,其所持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事例:摄影师在胶卷相机时代可以拍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后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设备功能愈发强大,能够在按下摄影键的极短时间内对照片进行调整、修改后输出成片,如果该照片能满足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A. 只要人工智能为生成内容的产生作出了贡献,其智能生成内容就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B. 因为人类为创造作品把人工智能当做工具,所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应属于运用工具的人类。

C. 无论人工智能是否参与到创作中,其智能生成内容能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都由人类来决定。

D. 无论人工智能对生成内容贡献高还是低,只要生成内容具有独创性,就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4. 下列表格中关于“主体判断说”和“客体判断说”的内容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③⑧ B. ③⑥⑦ C. ②④⑥ D. ①⑤⑦

5. 下面是关于著作权的案件,你认为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案件:原告李某使用AI图片生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相关参数和不断调整修正的方式生成古装少女的图片,后将该图片发布在小红书平台,并标注为“AI插画”。但后来,原告发现被告刘某通过百家号账号发布的文章里使用了自己先前生成的图片作为插图,并且去除了该图片原有的水印。随后,李某以侵害作品署名权为由将刘某起诉到法院。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AI生成图片属于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因此,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500元。

1. B 2. C 3. D 4. B

5. 法院判决的依据:AI生成的图片具有独创性,因此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①作品的独创性应当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方法,即应当着眼于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外观,是否与在先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而具备应予保护的价值。

②应当以生成内容本身的独创性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作品,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考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表达本身即可。

③在本案中,AI生成的图片是李某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相关参数和不断调整修正的方式生成的,与既有表达不同,具有独创性。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赞同以非自然人创作的作品无法受到著作权保护为理由,反推人工智能作品就无法具备独创性这一观点”错,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事实上,反对独创性客观说的观点是以非自然人创作的作品无法受到著作权保护为理由,反推得出人工智能作品无法具备独创性的结论”“作品是否具备独创性和是否是自然人创作本身就是两个问题。作品是否由自然人创作,决定的是有无适格主体取得作者身份和著作权,不应与独创性问题混淆讨论”,可知在作者看来,作品是否由自然人创作,决定的是有无适格主体取得作者身份和著作权,不应与独创性问题混淆讨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都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判断应关注该内容是否与已有的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独创性判断所关注的是作品的形式和外观——是否与在先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而具备应予保护的价值”,以及材料二第三段“依据‘客体判断说’,独创性判断只需对作品的表达本身做客观评价”,可知两篇文章的作者都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判断应关注该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而不仅仅是与已有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主张应当以生成内容本身的独创性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作品;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考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表达本身即可”,材料二第三段“独创性判断只需对作品的表达本身做客观评价”。

结合事例,说明即使摄影技术发展,摄影设备功能强大,只要生成的照片满足独创性要求,仍然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这与“无论人工智能对生成内容贡献高还是低,只要生成内容具有独创性,就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的观点相符。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都受《著作权法》保护”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因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没有脱离著作权法的人格主义基础”,可知“客体判断说”只是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没有脱离著作权法的人格主义基础”,并不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都受《著作权法》保护”,排除C。

⑤“侧重考虑创作过程”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活动、创作活动的产物”“人工智能软件模型面对输入的海量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并经人类进行反复调试达到对输出的预期标准后,最终输出生成的结果。整个过程无不体现人类的参与和安排”,可知“主体判断说”侧重考虑创作主体,而不是“侧重考虑创作过程”,排除D。

⑧“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都有独创性”错,表述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整体而言,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既有表达不同,即具有独创性”,可知“客体判断说”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具有独创性”,而不是“都有独创性”,排除A。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事例“法院经审理后认为:AI生成图片属于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因此,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500元”,可知法院判决的依据是:AI生成的图片具有独创性,因此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具体分析:

①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当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方法,不应增加额外的条件或要求,即应当着眼于作品本身——创作行为之结果,而不考虑创作主体和创作过程”“独创性判断所关注的是作品的形式和外观——是否与在先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而具备应予保护的价值”等内容,可知:作品的独创性应当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方法,即应当着眼于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外观,是否与在先作品存在实质的差异而具备应予保护的价值。

②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主张应当以生成内容本身的独创性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作品”“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考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表达本身即可,无需考虑创作过程中是否包含‘思想’和‘人格’”,可知:应当以生成内容本身的独创性来判断其是否构成作品,对独创性的判断,只考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表达本身即可。

③在本案中,“李某使用AI图片生成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相关参数和不断调整修正的方式生成古装少女的图片”,AI生成的图片与既有表达不同,具有独创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叶

维人的维,起初我一直以为是为人处世的为,后来才觉得,在福田庄语境里,用作维更合适。为人偏重于指向自身的修行修为,属内在的。维人则更偏重于向外,意指对各种人脉资源的经营缮护。

毋庸置疑,奶奶很会维人。从我记事起就串门的不断,尤其是女人。一般是晚上,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舞台连续剧,慢慢地,我在旁边也看出了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门道。七娘说她婆婆,她婆婆也来说七娘。大耳朵全的老婆又挨了打,她妯娌来说她为啥挨打,全都是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家务小事。奶奶说,家不安就村不宁,说小也不小。清官难断家务事,她不是啥清官,也没打算断个明白。那些来登门的人谁不知道这个理儿呢。不过就是来说一说,那就让人家说嘛。

确实,也无非是说一说。她们说一说,奶奶也说一说。她们絮叨一番,如同排了毒,再由奶奶给开解一下,安抚一下,宽慰一下,这毒素便有了出口。在这门里便硬疙瘩软,软疙瘩化,大疙瘩小,小疙瘩消。五嫂最会讲理。五婶最会讲理。五娘最会讲理。或者是五奶最会讲理。这是村里人的公论。对这公论我曾无比认可,也曾深感骄傲。多年后我对此开始狐疑,却也莫衷一是。直到偶然读到“家贫少说话,位卑莫劝人”这句话才忽然明白了什么。这话倒过去琢磨就是:在某个群体中,某人若拥有了劝人的话语权,那至少证明他在这个群体中处于上层。而在当时,奶奶讲的道理之所以让人信服,固然是因为她会讲理,更是因为我们家处于福田庄的上层。而我们家之所以能在村里处于上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奶奶用她全部的智慧和能力维好了人、维住了人。

维,系物之大绳,这是辞典里所释的本义。奶奶维人的这根长绳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编织,不,甚至在父亲出生之时就开始了编织。正因为此,哪怕丈夫长年不在家,哪怕自己成了拖着两个孩子的寡妇,她也依然能让小门小户的地家在村里支撑住稳定的地位,保持住起码的体面。而后父亲能在那个年代被推荐去读大学,当上了名额极其宝贵的工农兵大学生,依傍的就是她的维人。等父亲在象城里立定了脚跟,她更是抓牢了这个出息的长子来继续维人。她让他一件件地给村里人办事,一方面既是在道义上对村里回报人情,一方面也是在为叔叔谋划。所以叔叔即便是才智平平腿疾严重,却还是能娶上不错的媳妇。而父亲地位作为奶奶后半辈子维人的支点,且是最重要的支点,也注定会被来自福田庄的人情线捆扎着,陷入这泥淖一样的深网中。

回想起来,那些线其实很细、极细。细如一句话:吃了没?这闺女真白。咋恁白呀。或者是一个笑纹,笑得努力,笑得使劲儿,仿佛那笑纹里有软绵绵的触手,想要把你包裹起来。细如他们看到父亲回来就紧走两步去打招呼时鞋底击打地面的嚓嚓声,然后,嚓嚓声跟着父亲进了我家的门,说东说西,问这问那。坐够了,在起身要走不走时,或是在父亲把他们送到门口时,他们才貌似不经意地说,有个啥啥事,能不能给问问?能不能找找人?父亲说,中。——隔着漫长的时光,我仿佛看见那些细线柔柔地围系在父亲的脖子上,一圈,又一圈。这道线下去,那道线又上来。线刻在父亲的脖子上,成了颈纹。刻在他的脸上,成了皱纹。郁闷时是愁纹,有时也会变成笑纹。

凭着父亲,奶奶在福田庄备受尊敬,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当人上人就这么有瘾?怎么就不能过人中人的日子呢?怎么就那么好事儿呢?怎么就那么爱逞强出头呢?彼时的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有一次,目睹了村里人又来上门说要去象城找父亲办什么事而奶奶满口答应时,那人刚出门,我便忍无可忍地质问了她。我说奶奶你干吗非得这样?为啥非要把我们家拖到深渊里,拖到陷阱里,拖到泥潭里,拖到火坑里?

奶奶惊讶地看着我。多年之后,我才有能力去辨析她惊讶眼神中的复杂况味。她惊讶于我这一串排比长句中深渊陷阱这种学生腔十足的陌生用词,更惊讶于我随着这些词句突然爆发出来的愤怒。但她是那么聪慧,很快就懂了——与泥潭火坑用在一起让她很快明白这其中具备的关联性,她带着笑,甚至颇有幽默感地说,不是泥潭,能开莲花?坑里有火,冬天烤着才暖和哩。

然后,她收住了笑,很慢地,一句一句地说,都在一个村子里,他们没办法,我也没办法。咱不能光顾着自家。

我说,你又不是村干部,你没有这个责任。

她说,不是这么个理。是村干部,帮不了的也是帮不了。不是村干部,能帮的也得帮。在一个村里过了这些年,都是乡亲。遇事不帮,咋能算是乡亲。

那谁谁谁以前不是还做过对不起咱们家的事?为啥还要不分好赖帮他们?

奶奶拉过我的手,仍然按照方才的节奏说,哪能把老账本搂在心口过日子。要记也得记恩德。你叔小时候有回害肚疼,跑了几家才凑出钱来。你爸小时候也没少得村里人的力。有一回他在集上叫一个人牙子搂跑了,要不是咱村去赶会的几十号人八面抓着去寻,哪还有他,哪还有你。你小时候好上树耍,有一回爬到两丈高的树杈上,耍着耍着还睡着了,要不是你七娘看见,早就跌残了。过了一会儿,看我还是气鼓鼓的,就又说:一个村里恁多人,哪能都恁好。话说回来,再大仇气,也是一个村的。恩恩怨怨,留恩忘怨,日子才能宽宽展展过下去。啥叫乡亲,这就是乡亲。在村里各家是各家,出了这个村儿就是亲的。这就是乡亲。

从小听到大,还是这些话。我却不再是当初那个孩子。

(节选自《宝水[注]》,有删改)

[注]《宝水》,2023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作者自言在创作过程中反复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许多思考渗透在《宝水》之中。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奶奶没打算把村里人的家务事断个明白,是因为这些事都无关紧要,听他们说说就好。

B. 奶奶为了继续维持我们家在村里的上层地位,抓牢了出息的长子一件件地给村里人办事。

C. 村里人与主人公家庭聊着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表现出的热情和亲近都是为了请父亲帮忙。

D. 奶奶在面对我的质问时,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奶奶的聪慧与乐观。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主要运用心理、语言、神态等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突出了“我”一直以来对奶奶做法的愤怒与不理解。

B. 奶奶的话里多次出现“一个村”“乡亲”这样的字眼,通过重复与强调,体现了奶奶对乡亲关系的重视,突出了主题。

C. 文中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回溯福田庄的童年经历,展现奶奶的维人处世和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往来。

D. 作者从“维”的本义出发,将人情形象地化为一根根丝线,让读者联想到《乡土中国》中系维着私人道德的社会网络。

8. 作品讲的是生活日常,却包含了丰富的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三条。

9. 茅盾文学奖评委贺仲明将《宝水》归为“乡土文学”,请结合全文说明该评价的依据。

6. D 7. A

8. ①人际关系的维护是重要的,它能够为个人和家庭带来稳定和支持。②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③宽容和忘记过去的不愉快,记住恩情,是维护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

9. ①奶奶的言行,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重视乡亲关系,人际关系间充满人情味,体现了作品深厚的乡土情怀。②作品讲述了奶奶会维人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揭示乡村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③奶奶的维人和乡邻给予地家的帮助,都是从维护自身家族利益出发,符合乡村道德伦理关系的规则。④“搂跑了”“八面抓着”等人物语言具有乡村口语化特点,“在这门里便硬疙瘩软,软疙瘩化,大疙瘩小,小疙瘩消”等叙述性语言,体现了“乡土文学”语言的地域性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是因为这些事都无关紧要,听他们说说就好”错,奶奶没打算把村里人的家务事断个明白是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奶奶知道村人鸡毛蒜皮的家务事说小也不小,小事让家不宁,听他们说一说,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事情也就好了。

B.“奶奶为了继续维持我们家在村里的上层地位”错,奶奶让出息的长子一件件地给村里人办事,是为了在道义上对村里回报人情,也是在为叔叔谋划。

C.“表现出的热情和亲近都是为了请父亲帮忙”错,村里人与主人公家聊天表现出的热情和亲近并不都是为了请父亲帮忙,而是奶奶在福田庄会维人,人们很尊敬奶奶一家。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突出了‘我’一直以来对奶奶做法的愤怒与不理解”错,之前“我”对奶奶做法深感骄傲,后来愤怒与不理解,到最后逐渐明白和接受了。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文中讲奶奶很会维人,她用全部智慧和能力维好了人、维住了人,让小门小户的家在村里支撑住稳定的地位,保持住起码的体面。父亲被推荐去读大学,依傍的是她的维人,而父亲地位是奶奶后半辈子维人最重要的支点。可见,维护良好人际关系能为个人和家庭带来稳定和支持。

当“我”质问奶奶老是帮村人办事,责备她要把家拖到深渊、陷阱、泥潭、火坑时,奶奶带着笑,颇有幽默感地说“不是泥潭,能开莲花?坑里有火,冬天烤着才暖和哩。”这告诉我们:乐观和幽默的处事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当“我”责备奶奶不分好赖去帮村人时,奶奶说“记也得记恩德”,还讲了村里人帮过咱家的几件事。奶奶说“再大仇气,也是一个村的。恩恩怨怨,留恩忘怨,日子才能宽宽展展过下去。啥叫乡亲,这就是乡亲。在村里各家是各家,出了这个村儿就是亲的。这就是乡亲。”奶奶教育孩子什么是“乡亲”,人要记住别人的恩情,宽容和忘记别人的不是,这是维护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内容和体裁特征的能力。

奶奶说“再大仇气,也是一个村的。恩恩怨怨,留恩忘怨,日子才能宽宽展展过下去。啥叫乡亲,这就是乡亲。在村里各家是各家,出了这个村儿就是亲的。这就是乡亲。”奶奶教育后代同是一个村,都是乡亲。这表明乡土社会中,人们重视乡亲关系;奶奶安抚和宽慰来找她告状的村人,让父亲一件件给村里人办事,这体现了宝水村的人际关系充满了人情味。这表明了《宝水》作为“乡土文学”的深厚的乡土情怀。

本文讲述奶奶会维人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社会中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也有诸多矛盾。奶奶处理好乡村人们之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经营缮护好各种人脉资源,能让小门小户的地家在村里支撑住稳定的地位,保持住起码的体面,还能让父亲能在那个年代被推荐去读大学,让父亲给村里人办事以回报村里的人情,这些都表明奶奶熟知乡土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以及乡村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

奶奶讲了村里人帮过咱家的几件事,村人托父亲办事时奶奶满口应承求。可见,无论是奶奶的维人,还是乡邻给予地家的帮助,他们都是从维护自身家族利益出发,这也符合乡村道德伦理关系的规则。

“哪能把老账本搂在心口过日子”“搂跑了”“咋恁白呀”“有个啥啥事,能不能给问问?能不能找找人?父亲说,中”“一个村里恁多人,哪能都恁好”等人物语言,具有乡村口语化特点,“她们说一说,奶奶也说一说。她们絮叨一番,如同排了毒,再由奶奶给开解一下,安抚一下,宽慰一下,这毒素便有了出口。在这门里便硬疙瘩软,软疙瘩化,大疙瘩小,小疙瘩消”等叙述性语言,体现语言的地域性特征,这也是“乡土文学”的一个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首务也,古人之所重,而今人之所轻。岂独轻之,又困苦莫先焉!何以言之?彼农者,苦身劳力,衣粗食粝,官之百赋出焉,百役归焉。岁丰贱贸其谷,以应官私之求;岁凶则流离冻馁,先众人填沟壑。如此而望浮食之民①转而缘南亩,难矣!以今天下之民度之,农者不过二三,而浮食者常七八矣,欲仓廪之实,其可得乎?臣愚以为凡农民租税之外,宜无有所预,衙前②当募人为之,以优重相补,不足则以坊郭上户③为之。彼坊郭之民,部送纲运,典领仓库,不费二三,而农民常费八九。其余轻役,则以农民为之。岁丰则官为平籴,使谷有所归;岁凶则先案籍赒赡农民,而后及浮食者。民有能自耕种积谷多者,不籍以为家赀之数。如此则谷重而农劝矣。

(节选自司马光《论财利疏》)

材料二: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明主之治也,分其业而一其事,业分则不相乱,事一则各尽其力,而不相乱,则民必安矣。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役赋有常,上无横求,则事事有储,而并兼之隙塞。事有储,并兼之隙塞,则民必安矣。图远必验之近,兴事必度之民。知稼穑之艰难,重用其民,如保赤子,则民必安矣。职业无分,事务不一,职荒事废,相督不已,若是者民危。不度时而立制,不量民而役赋,役赋无常,横求相仍,老弱穷迫,不堪其命,若是者民危。视远而忘近,兴事不度于民,不知稼穑艰难,而转用之,如是者民危。安民而上危,民危而上安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傅玄《傅子·安民》)

[注]①浮食之民:不事耕作而食的人。②衙前:宋代职役之一,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③坊郭上户:坊郭户是唐宋城市人户的名称。坊郭上户中有地主、商人、富有的房产主等。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民富则安乡A重家B敬上C而从教D贫E则危乡F轻家G相聚H而犯上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缘,指趋向,走向,与《齐桓晋文之事》“犹缘木而求鱼”的“缘”词义不同。

B. 二三,数词,十分之二三,与《诗经·氓》“二三其德”的“二三”词义不同。

C.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劳动,也可指农作物、庄稼,此处指的是“庄稼”。

D. 已,意为“停止”,与《荀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词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光认为农民生活最困苦,因为农民辛苦操劳,穿粗衣吃粗粮,负担各种赋税、徭役,丰年贱卖粮食,荒年离散冻饿,比大多数人先死。

B. 司马光认为,“衙前”这一差役应当招募人来担任,以优厚的待遇弥补原有的不足和不便,不够的部分再从坊郭上户中抽调人手来承担。

C. 司马光认为,要解决收成好的年份农民贱价卖粮的问题,需要官府的介入,由官府帮助平价卖出粮食,使粮食有归属,就不会谷贱伤农。

D. 傅玄认为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安危相依,人民安定而统治者处于危险之中,或者人民处于危险之中而统治者安然无恙,都是不曾有过的事。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有能自耕种积谷多者,不籍以为家赀之数。

(2)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

14. 材料二中,傅玄提出了哪些安民之策?请简要概括。

10. BDG 11. C 12. B

13. (1)对于有能力自己耕种,积存粮食多的人,不应将他们的粮食计入家产之中。

(2)饥饿寒冷切身,而不干坏事的人,太少了。

14. ①职业分工明确,避免混乱;②根据时势制定法令制度,根据百姓财力安排劳役和赋税;③办事要有预见性,从近处验证,考虑百姓利益;④体恤百姓,了解农业生产的艰难,重视、爱护百姓。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百姓富裕就会安于乡土、看重家庭、敬重长官并服从教化;贫困则会鄙视乡士、轻视家庭,聚集在一起触犯上级。

“安乡重家”和“敬上而从教”都是“民富”状态下的百姓,两组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其间分开,选B;

“贫则危乡轻家”省略主语“民”,其前断开,选D;

“贫则危乡轻家”与前文的“富则安乡重家”两组在意思和结构上一致,表达了相反的意思,故“贫则危乡轻家”后也断开,选G。

故选BDG。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犹缘木而求鱼”的“缘”是沿着、顺着的意思。句意:像这样还想让那些不劳而食的人转而从事耕田种地。/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B.正确。“二三其德”的“二三”是反复多变的意思,与数量无关。句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过十分之二三。/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前后不一致。

C.错误,“稼穑”在古汉语中特指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不指农作物或庄稼本身。在此处,它同样指的是农业劳动,而非农作物或庄稼。句意:了解农业生产的艰难。

D.正确。句意:互相监督不止。/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招募人来担任,以优厚的待遇弥补原有的不足和不便”错误,原文“衙前当募人为之,以优重相补,不足则以坊郭上户为之”,这里的“以优重相补”并非指以优厚的待遇弥补原有的不足和不便,而是指通过优化差役的分配和减轻农民的负担来互相补充即让那些原本承担“衙前”这一重役的人得到相应的补偿或调整,不足的部分再从坊郭上户中抽调人手来承担。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籍”,登记入册;“以为”,把……作为;“家赀”,家产。

(2)“切身“,亲身受到;“行非”,做坏事;“寡”,少。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明主之治也,分其业而一其事,业分则不相乱,事一则各尽其力,而不相乱,则民必安矣”可知,职业分工明确,避免混乱

“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役赋有常,上无横求,则事事有储,而并兼之隙塞”可知,根据时势制定法令制度,根据百姓财力安排劳役和赋税

“图远必验之近,兴事必度之民”可知,办事要有预见性,从近处验证,考虑百姓利益。

“知稼穑之艰难,重用其民,如保赤子,则民必安矣”可知,体恤百姓,了解农业生产的艰难,重视、爱护百姓。

参考译文:

材料一:农业是天下的首要事务,古人重视它,而现今的人却轻视它。不仅仅是轻视它,农民还是最受困苦的人啊!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些农民,辛勤劳作,穿着粗劣的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官府的各种赋税出自他们,各种劳役也归他们承担。年成好时他们贱价卖出粮食,以满足官府和私人的需求;年成不好时他们则流离失所,挨饿受冻,比其他人更早地饿死或冻死。像这样还想让那些不劳而食的人转而从事耕田种地,难啊!按照现在天下的人口比例来计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过十分之二三,而不劳而食的却常占十分之七八,想使粮仓充实,能办得到吗?我愚笨地认为,凡是农民的租税之外,不应再有其他摊派,衙前这种差役应当招募人来做,用优厚的待遇来弥补他们的辛劳,如果招募不到人就让坊郭中的富户来承担。那些坊郭中的居民押送纲运、管理仓库等,耗费不过十分之二三,而农民却要耗费十分之八九。至于其他的轻微劳役,则可以让农民来承担。年成好时,官府应平价收购粮食,使农民的粮食有地方出售;年成不好时,则先按户籍赈济农民,然后再考虑不劳而食的人。对于有能力自己耕种,积存粮食多的人,不应将他们的粮食计入家产之中。这样,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农民也会受到鼓励。

材料二:百姓富裕就会安于乡土、看重家庭、敬重长官并服从教化;贫困则会鄙视乡士、轻视家庭,聚集在一起触犯上级。饥饿寒冷切身,而不干坏事的人,太少了。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总是使百姓各自从事不同的职业,同时努力做好他们的事情。职业不同就不会互相扰乱,事情专一就会各自尽心尽力,互不扰乱,百姓就安定了。顺应时势来制定法令制度,衡量百姓的财力来安排劳役和赋税,劳役和赋税有定额,君主没有额外的要求,这样做事就会有储备,兼并的空隙就会被堵塞。有了储备,兼并的空隙被堵塞,百姓就安定了。要图谋长远,就必须从近处去验证;要兴办大事,就必须考虑到百姓的利益。了解农业生产的艰难,并像爱护初生的婴儿一样对待百姓,百姓就安定了。如果职业没有分工,事务不能专一,职业荒废,事务败坏,互相监督不止,像这样百姓就危险了。不顺应时势来制定法令制度,不衡量百姓的财力来安排劳役和赋税,劳役和赋税没有定额,额外的要求不断,年老体弱的百姓穷困窘迫,不能承受这种命运,像这样百姓就危险了。只看到远处而不顾近处,兴办大事不考虑百姓的利益,不了解农业生产的艰难,而随意役使百姓,像这样百姓就危险了。百姓安定而君主危险,百姓危险而君主安定的情形,是没有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雨初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注]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林薄:茂密的丛林草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扣题写“苦”,刻画人们忧虑阴雨不断,担心它会长久持续而亟盼新晴的特定心理。

B. 首联“惊”字,写人们对大自然能使雨去晴来、权力巨大感到惊讶,暗含喜出望外之情。

C. 尾联诗人寄语残云要知足,不要靠着天上银河的水势再来兴云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

D. 久雨初霁是古人常作的应时写景题材,陆游也曾作《临安春雨初霁》表达雨后欣悦之情。

16. 诗人是如何表现“初霁”境界的?请结合颔联与颈联简要分析。

15. D 16. ①拟人。颔联写把旧光还给了日月,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表现雨过天晴后清新的景象。

②多感官结合。颔联从视觉角度,光与色两方面,写日月重光,山川增秀;颈联写车声、果味,一为听觉,一为味觉,使初霁的境界全出。

③借助典型意象。“泥途渐少”“林薄初干”,借路上的泥泞减少与树林中的雨水被晒干,直接表现出“初霁”的景象与境界。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临安春雨初霁》表达雨后欣悦之情”错。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一句,写出了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着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诗人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因此并非抒发雨后欣悦之情。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颔联写“天”和“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放……还”“将……与”将天地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这里不说日月重光,而说把旧光还给了日月;不说山川增秀,而说将浓秀付给了山川。这种拟人写法,把天地造化写活了,写出了雨后天晴日月重光的景象。

②多感官结合。颔联写天空把旧光还给了日月,大地将浓秀付给了山川,日月重光,山川增秀,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后初霁的光影色彩;颈联“车声活”“果味全”分别从听觉和味觉的角度写出了雨后天晴,路上的泥泞变少,车子跑得更加欢畅以及雨后树林里的野果更加丰富,口感新鲜。多感官写出了“初霁”的境界。

③颈联写“泥途渐少”“林薄初干”,写出了雨后放晴路上的泥泞变少,茂密的丛林草木里,雨水刚被太阳晒干。借助泥土、树林、雨水等典型意象直接表现出“初霁”的景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庖丁自述自己解牛做到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叙述自己种树的方法时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怆郁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丰富多彩,例如“________, ________”中的“落木”,是由屈原《九歌》的“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创新而来。

①. 能顺木之天 ②. 以致其性焉尔 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 镜中衰鬓已先斑 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致”“焉”“鬓”“斑”“萧”“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①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②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A________。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见到山,才B________: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③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着,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C________,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D________。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好不”与文中加点的“好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好不容易说服他参加运动会。 B. 大厅里布置得好不肃静庄严。

C. 小刘今天打扮得好不漂亮。 D. 紫荆花开那几天文惠路好不热闹。

20.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8. A不可胜数 B恍然大悟 C乐此不疲 D相映成趣

19. A 20. 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本处是说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出现地非常多,可用“不可胜数”。“不可胜数” ,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

B本处是说到了济南之后,见到山,才突然明白山是什么样子,可用“恍然大悟”。“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C本处是说“我”盼望黄昏早早来临,说明晚上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这件事让自己很感兴趣,可用“乐此不疲”。“乐此不疲”,指对一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

D本处是说晴空中的一轮明月和水里的那个月亮相互映衬,很有趣味,可用“相映成趣”。“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本题考查学生对同词异境的把握能力。

文中加点的“好不”意思是很。

A.意思是很不,表示强烈的否定。

B.意思是很。

C.意思是很。

D.意思是很。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本处说到“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因为“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所以苏轼的这句诗中写到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是“我”无法想象的。所以这句话应放在③处。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飞腾。

全球气候变化让山地冰川加速融化,给海平面、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影响。2023年冬天,我带领我的科研团队踏上了达古冰川,我们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冰川“盖被子”——____A____。

“盖被子”,听起来有些奇怪,其实就是在冰雪表面____B____。这样一来,冰面的反射率会增加,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就会减少,从而延缓冰川融化。

①我们选择在冬季进行这项试验,②因为这个时候冰川表面会覆盖厚厚的一层积雪。③这层积雪本身就有很好的隔热和反射性能,④能增加冰川的积累,⑤直接减少冰川消融速度。

____C____,因此在野外科考前组织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野外科考的困难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极寒、缺氧,还要手提或肩扛数十斤的材料和观测仪器,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21. 正文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语句: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

(2)语句: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1)② “覆盖厚厚的一层积雪” “覆盖一层厚厚的积雪”。 (2)⑤ “减少” “减缓”。

22. A.来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 B.覆盖一层隔热反光材料 C.我深知冬季攀登冰川的艰辛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②句中“覆盖厚厚的一层积雪”语序不当,表数量的定语放在形容词性定语的前面,改为“覆盖一层厚厚的积雪”。

(2)⑤句中“减少冰川消融速度”动宾搭配不当,把“减少”改为“减缓”。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前面提到“冰川加速融化”带来很大影响,此处是对应前面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式,应填“来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

B.此处表明“盖被子”是具体内容,结合后文的阐释“这样一来,冰面的反射率会增加,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就会减少”可知,关键是隔热反光,应填“覆盖一层隔热反光材料”。

C.此处是对2023年冬天科考的准备,和“因此在野外科考前组织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因果关系,应填“我深知冬季攀登冰川的艰辛”。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更容易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网络时代的决策迷思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更容易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同置身于一个庞大的图书馆,只需轻点鼠标,无数的知识和观点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全球的新闻动态,可以在线学习到各种专业知识,可以轻松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相信,在这个时代,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我们沉浸在网络的海洋中,浏览着一条又一条的信息,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虚假的、误导性的信息呢?当我们面对着无数的观点和意见,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保持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影响,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呢?

我想,这并非易事。网络上的信息繁杂而庞大,要想在其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然而,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所缺乏的。我们往往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从而无法做出真正科学、合理的决策。

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他在网络上看到一种说法,认为投资某个股票一定会赚钱。他没有任何的投资经验,也没有对那个股票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就盲目地投资了。结果,那个股票很快就下跌了,他损失惨重。这就是盲目相信网络信息的后果。

网络信息的泛滥,让我们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我们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预测信息的传播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不能轻易地被信息所左右,更不能盲目地相信网络上的各种说法。

我们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有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需要有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的海洋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做出真正科学、合理的决策。

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更容易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相反,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出正确的决策。

审题:

这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强调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而同时,当我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时,我们产生的观念与做出的选择,也就无法避免不被这些信息影响。由此,第二句承接第一句,提出思考,被各种信息裹挟、影响而做出决策,是否意味着我们做出选择越来越容易,这些决策是否就一定科学、合理呢?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提供了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知识和数据,理论上这应该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简单。信息的丰富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个挑战。此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也常常受到质疑,这可能会误导决策者,导致决策失误。但不管怎么说,人工智能时代,决策的难易与正确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手段或信息推送,毕竟提供信息、筛选信息只是丰富选择的客观条件,真正的选择与决策是要在真正了解自己的禀赋、兴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决定一切的是主体是否真正的认识自己、是否善于妙用技术、是否能够兼顾情理做出判断和决策。

这是一道思辨性作文题,考生要对材料观点进行辩证思考,既可以选择同意材料的观点,即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突破自身局限,越来越容易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也可以反对材料的观点,即被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裹挟,我们可能会被误导做出错误决策,或者信息量太大、选择太多,反而因犹疑不决错失决策良机。也可以一分为二,辩证看待。明确态度后,则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选角度探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海量信息,做出科学合理决策。如可从管理信息的角度,探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管理信息,避免过载,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可以从筛选信息的角度,分析在众多信息中如何进行有效筛选和评估,以及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对决策的重要性;或者,也可以讨论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可能削弱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强调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重要性。

立意:

1.人工智能并不能克服信息过载带来的决策干扰。

2.减少人工智能依赖,强化决策自主

3.借助人工智能深度思考,降低决策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