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动漫电影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信息流

高考语文阅读命题新变局!教学如何应对?

2024-08-29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教育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始终承载着教师们的深切期待,即便社会的关注逐渐淡去,业内从教者对试题的探究热情却应如旧。特别是在面对看似平凡的试题时,如何发掘其背后的新意并进行深度解析,是每位高三教师需要深耕的方向。我们的所有研究与认知,应当根植于试题本身,唯有在冷静思考中不断探索,才能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觅得一线曙光。

本文将以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为例,探讨考生如何在作者的情感表达与命题者的逻辑构建间架起桥梁,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文本解读维度,从而将“命题”与“解题”的对立转化为“考查”与“教学”的统一体。命题者作为布局者,通过精心设计与选择来设定任务并设置障碍,以此实现对考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察。考生则扮演“破局者”的角色,当考生的理解与命题者的初衷出现偏差时,这种差异不仅构成了教学的空间,也要求教师同样成为“破局者”。教师需在“考查内容”、“考查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达成共识,才能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教”与“考”的和谐统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深入理解如何“入局”,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如何“破局”。

据天脉网了解,2023年的四套高考全国卷阅读试题,通过精选文本、设置合理语境、规避模式化设问等手段,向浅表化、模式化的阅读习惯发出了挑战。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的指引,试卷命题者将合理思维与科学解读作为考查的核心。以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的试题为例,其在创新与深度上做出了显著探索。

以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一诗为例,第15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其中,A项提出诗歌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然而,官方解析指出,“学转难”表明通过“逐字笺”的方法理解经典愈发困难,且“逢人个个说曾颜”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这种解读结合了诗歌的字面意义与深层含义,展现了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而金陵中学陆志平老师则认为,“逐字笺来学转难”是描述研读儒家典籍过程中的疑难,是对学习深入的一种体现,对“逢人个个说曾颜”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学习成果的体现。这种解读同样有其合理性,显示了试题解读的丰富性。

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构建特定的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以及学科认知情境。这些情境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全面地把握,从而展现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林希逸《答友人论学》的命题为例,探索高考古诗文阅读中的“情境”问题,其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师如何在教学上有效破题立论。

面对高考考查趋势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做出调整,实现从“对”到“好”的转变。首先,是“辨析词意”还是“以文解义”。新高考很少单独考查词义,而是将其置于具体情境或文章内容中进行综合分析。例如,2023年全国乙卷中对陆游《破阵子》的鉴赏,错误选项将“君”解读为远方友人,忽略了诗人纵情山水、忘怀得失的超脱情感。正确的解读需结合诗人的个人体验与生活情境,理解“君”的多重含义。

其次,是逻辑与文化常识的悖论。对古典文化常识的静态记忆不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例如,2021年新高考I卷中对《寄江州白司马》的鉴赏,要求考生辨析“一衣带水”是否表现出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这实际上需要考生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人劝慰友人的情感,而非简单依赖文化常识。这种考查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情境应用能力。

新高考的考查方式变化促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低思维含量的内容将逐渐退出课堂。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透过语言表层深入思考的习惯,运用学科逻辑与生活体验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深入分析语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确定字句段落的准确含义。这些经过命题者精心设计的“系统”,构成了考场阅读试题的“情境”。教师需在这些“厚壁”中,用智慧与命题者形成良性互动,以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破局者”。尽管当前的考试命题给教学带来挑战与困惑,但我们坚信,当教辅套路无路可走时,正是教师大有作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