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伟跃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轻教师负担,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基层减负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了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校园专项行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制定准入标准。指导各地梳理分析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基本情况,厘清社会事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主责主业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第二,建立审批报备制度。指导各地加强统筹协调,严控总量,目前全国各省均公布了进校园“白名单”,通过“叫停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大力压减进校园事项。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第三,规范过程管理。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倡导进校园活动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避免形式主义增加教师负担,并且要求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 百年前梁启超谈“知情意”三育,今时家长该如何借古鉴今育子女?
2025-09-14
- 北京1400余所中小学“AI通识课”全面启动,首善标准打造教育新标杆!
2025-09-14
- 职业本科受热捧!
2025-09-14
- 从一学期到一个月:拼音教学之变,折射出当代教育哪些深层困境?
2025-09-14
- 让孩子直面生活“小缺口”,在真实体验中解锁责任与担当的成长密码
2025-09-14
- 高考地理“拦路虎”:地质地貌图像怎么破?解锁关键能力是关键!
2025-09-13
- 陪娃走过四个开学季才懂:家长执行力到位,孩子开学状态就能“稳”住!
2025-09-13
-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核心考点全梳理,助力孩子轻松掌握!
2025-09-13
- 那些年,我们干过的“傻事”:香水浇花、硬币种土、墨水当饮料……
2025-09-13
- 地理缘何被误作“玄学”?教考分离之困如何破局?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