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临港厂区,海风呼啸,但厂房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跟随千帆卫星副总师、正高级工程师刘瑞,穿过层层洁净区,来到了空间机构产品研制团队的装配大厅。
面对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国正加速布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计划作为先行者,已发射了7000余颗卫星。而在中国,“千帆星座”计划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一期目标部署648颗卫星,旨在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
今年8月,“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的壮举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在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然而,面对“星链”的巨大优势,中国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刘瑞和他的团队给出了答案。
刘瑞的团队平均年龄仅为33岁,他们从零开始,持续攻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多项先进空间机构产品的自主设计与研制。他们突破了多星堆叠压紧与分离技术,这一创新技术使得卫星能够在整流罩内更高效地堆叠,从而显著提升单次发射的卫星数量,降低了发射成本。
刘瑞将这项技术形象地比喻为“聚成千层塔,挥洒满天星”。他们摒弃了传统的蜂窝板拼积木式主结构,创新性地使用“铸造+机加”一体化卫星平板金属结构,使得18套平板结构能够相互交错堆叠,形成一个坚固的“千层塔”。当卫星到达既定轨道后,这个“千层塔”能够一次性完成所有卫星的释放,实现高效、有序的抛撒。
除了多星堆叠压紧与分离技术外,刘瑞的团队还在太阳能电池阵结构与机构产品上取得了突破。他们自主设计了太阳能电池阵,通过模式创新和工艺创新,完成了高效率产线的建设。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太阳能电池阵的装配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为巨型星座的规模化、低成本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太阳能电池阵产品正在卫星总装大厅进行整翼装配。刘瑞表示,得益于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顶层规划和团队的创新努力,如今临港园区已形成太阳能电池阵上下游产业链闭环。太阳能电池阵的装配时间由5天缩短至2天,效率提升了2.5倍,单线产能也大幅提升。
刘瑞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的力量。他们不仅突破了技术瓶颈,还为中国在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随着“千帆星座”计划的持续推进,中国将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