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芯片行业的昔日巨头英特尔公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数据揭示了该公司的经营状况。
据财报显示,英特尔全年营收达到531亿美元,但这一数字较往年下滑了2%。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保持在32.7%的较高水平,然而净亏损却高达188亿美元,与2023年的微薄盈利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公司当前的严峻形势。
尽管毛利率并不低,但巨额亏损依然令人费解。深入分析各部分业务的营收与盈利情况,或许能为我们揭开谜底。
具体来看,英特尔的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营收为303亿美元,利润达到115亿美元;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营收128亿美元,盈利13亿美元;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营收58亿美元,盈利9亿美元。然而,英特尔的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却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罪魁祸首”,该业务营收175亿美元,但亏损额竟高达134亿美元。
财报还显示,英特尔还面临着一笔高达172亿美元的跨部门摊销费用,这主要包括商誉减值、重组费用以及资产减值费用等。但毫无疑问,代工业务的巨额亏损是公司整体亏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Intel Foundry业务的亏损情况已持续多年。2023年,该业务亏损70亿美元;2022年,亏损额也达到了52亿美元。三年来,这一业务累计亏损高达2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60亿元。
谈及Intel Foundry业务的亏损,不得不提到英特尔的前任CEO基辛格。自2021年重新加入英特尔并接任CEO以来,他提出了IDM2.0战略,旨在将英特尔从单一的芯片制造商转变为提供代工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一较高下。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英特尔不惜重金投入,扩建生产线、研发先进工艺,并大力拓展代工业务。然而,现实却远非基辛格所愿。尽管投入巨大,但工艺提升缓慢,客户订单寥寥,导致代工业务持续亏损,且亏损额逐年攀升。
正是这一战略决策,将英特尔推向了亏损的深渊。试想,如果英特尔没有盲目跟风发展代工业务,而是坚守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或许就不会陷入如此困境。因此,面对持续亏损的压力,英特尔董事会最终“迫使”基辛格提前退休,以避免他继续带领公司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