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明昼网络科技倾力打造、并由世纪天成负责运营的《黑色信标》,在结束了海外的一系列测试后,终于顺利取得了版号,为其在国内市场的正式发售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早在去年,这款游戏就因其独特的风格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融合了罕见的哲学与科幻元素,这在当前的二次元游戏市场中显得尤为特别。
《黑色信标》在国内率先实行了“文案署名”机制,其中不乏《战双帕弥什》知名编剧日晶的加盟,以及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滕野担纲世界观架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去年二次元游戏市场“文案危机”的积极回应,更将创作者权益保障提升到了内容品质承诺的新高度,甚至成为了游戏宣传的一大亮点。
经过多次测试及在Chinajoy的惊艳亮相,《黑色信标》成功吸引了大量二次元游戏玩家的关注,日晶老师的加盟更是为游戏增添了不少热度。
作为一款偏向古典科幻风格的二次元游戏,《黑色信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其“古典”韵味。游戏回归了重视剧情与角色塑造的本原路线,围绕“异象收容”与“真相探寻”展开多线叙事,通过角色轶事逐步揭示宏大的世界观。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黑色信标》的剧情特色鲜明。其叙事框架构建水平颇高,前三章采用“时间悖论”式设计,通过大量叙事诡计推进剧情,形成闭环结构,既考验作者的文案功底,也带给受众极大的惊喜。玩家扮演的“巴别塔图书馆”新任馆长,穿梭于不同时间节点,探寻关闭“太阳圆盘”阿顿的方法,期间遭遇的各种事件和人物,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度。
剧情中,世界观设定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群像刻画立体生动。例如核心人物零,从冷漠疏离到逐渐展露温情,她的身世与科斯莫斯的收养关系,暗示了她在后续剧情中的重要地位。游戏还通过“农业危机”等情节影射现实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将宏大议题融入个人命运,避免了说教感,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
在剧情中,科幻、历史、哲学元素层出不穷,柏拉图的“洞喻论”、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无限猴子定理等,这些元素不仅提升了剧情的深度,也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享受到了知识的盛宴。同时,游戏中还涉及了两河流域文化等以往二次元游戏中较少涉猎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游戏的内涵。
在战斗方面,《黑色信标》采用了俯视角ARPG方案,虽然略显复古,但制作组提供了双视角自由切换的功能,既满足了全局视野的需求,又增强了代入感。尽管战斗系统中规中矩,但并未影响玩家对剧情的沉浸体验。
综合来看,《黑色信标》凭借其小众而独特的题材、创新的文案署名机制以及对长线运营的重视,在二次元游戏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剧情内容,保持玩家的黏性,将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