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日活突破10亿大关,业界普遍期待其能引领大众迈入AI新时代。近日,腾讯AI助手“元宝”迎来重大革新,宣布同时兼容混元和DeepSeek两大模型,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切换。此举使腾讯成为首家将DeepSeek集成到核心产品的自研大模型厂商。
不仅如此,腾讯旗下企业微信及热门手游《和平精英》也于2月21日宣布接入DeepSeek。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曾经习惯于构建“护城河”的互联网大厂,在AI大模型时代正走向开放与兼容。
DeepSeek正迅速成为大厂的“新宠”。不仅腾讯,百度也已确认旗下搜索及文心智能体平台将全面接入DeepSeek,用户可直接在平台内调用。据不完全统计,百度、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华为、京东等主流大厂均已在自家体系内融合了DeepSeek,其影响力已扩展到汽车、能源、金融、云计算、通信等多个领域。
大厂们打破壁垒,共同拥抱DeepSeek的原因何在?首先,DeepSeek以开源形式提供了便捷且经济的工具,助力各行业巨头打造更适合自身需求的新“武器”,为挖掘潜在价值奠定基础。百度内部人士表示,只要模型好用,百度就会持开放态度,DeepSeek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借助DeepSeek的“顺风车”,大厂能够捕获更多流量和机遇。DeepSeek上线仅20天,日活便突破2000万,超过豆包,达到ChatGPT的40%,并在中国苹果App Store免费榜上持续领跑。尽管DeepSeek并未采取措施缓解高峰期的拥堵,但外溢的流量为有能力承接的企业提供了机会,通过超级平台与先进模型的结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资本市场也对“社交+AI”的组合充满期待。腾讯股价在DeepSeek相关消息传出后大幅上涨,创三年多新高。中信证券认为,中国AI的加速迭代将显著利好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互联网超级平台既是AI的重要应用场景,也是智能云和大模型服务的提供者,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然而,尽管大厂们纷纷接入DeepSeek,但相较于自家的自研大模型,“外来户”DeepSeek更像是一道“开胃菜”,而非“主菜”。腾讯虽全面接入DeepSeek,但体验上仍存在局限,如微信搜索中的DeepSeek功能尚不完善,缺乏历史记录、上下文联动、个性化体验等。
百度搜索号称接入了DeepSeek的“满血版”,但体验上未见明显提升,且默认使用百度的技术和算法进行回答和交互,DeepSeek在搜索中的优先级并不高。百度自身功能与DeepSeek之间也缺乏联动,用户无法获得一站式服务。
字节跳动在飞书和扣子平台接入了DeepSeek,但同样存在使用限制和功能扩展不足的问题。总体来看,大厂们虽接入了DeepSeek,但与其业务的深度融合仍需加强。
DeepSeek的崛起给大厂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OpenAI在推出o3-mini模型时,创始人承认闭源策略的错误,并计划将GPT-5免费开放,同时考虑开源。meta也紧急投入资源,试图复刻DeepSeek的成功。
面对AI新机遇,大厂们纷纷调整策略。字节跳动在DeepSeek的冲击下,加速回国应对;百度则从闭源转向开源,计划将文心大模型4.5开源,并宣布文心一言自4月起全面免费。阿里则继续强化其开源路线,通义千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
在这场AI竞赛中,腾讯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全面接入DeepSeek,还成为首家将DeepSeek集成到自研模型的公司。尽管面临“左右手互搏”的质疑,但腾讯明确表示不会放弃自研策略,反而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对AI的投入,加快推出更多领先技术。
大厂们对DeepSeek的拥抱,既是对新技术价值的认可,也是对自身竞争力的重新审视。在这场AI“盛宴”中,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