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游戏领域,曾经有一款游戏以其独特的AR(增强现实)玩法风靡全球,那就是《精灵宝可梦GO》。这款游戏不仅让玩家在现实世界中捕捉虚拟的宝可梦,还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成为现象级的存在。然而,近日却传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精灵宝可梦GO》的开发商Niantic正计划出售其游戏业务。
据彭博社报道,Niantic正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进行谈判,拟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整个游戏部门。这一消息让不少玩家感到惊讶,毕竟《精灵宝可梦GO》自2016年发布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吸金能力。根据Appmagic的数据,该游戏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上的总收入已突破80亿美元,仅在2024年就赚取了3.8亿美元。
作为拥有全球顶级IP加持的游戏,《精灵宝可梦GO》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还通过不断的更新迭代保持了游戏的活力。然而,尽管这款游戏依然保持着高DAU(日活跃用户)和低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特点,Niantic却似乎对AR手游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事实上,Niantic在《精灵宝可梦GO》之后,也曾尝试推出其他AR手游,如与华纳联合打造的《哈利波特:巫师联盟》,以及《Monster Hunter Now》和《Pikmin Bloom》等,但这些游戏均未能取得类似的成功。或许正是这一连串的失败,让Niantic认为《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更多归功于宝可梦这个IP,而非AR技术本身。
回顾过去,AR技术曾在智能手机上掀起了一阵热潮,苹果和谷歌分别推出了ARKit和ARCore,试图通过后置摄像头和陀螺仪实现AR功能。然而,由于智能手机的视场角有限,以及AR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这些尝试并未能带来真正的沉浸感。
AR技术主要是通过视觉惯性测程法,利用传感器追踪用户周围环境,并将三维图像叠加到现实世界中。然而,由于智能手机的屏幕太小,无法充分展现AR的增强现实特性,使得AR游戏体验大打折扣。举着手机玩AR游戏也极易让人感到疲劳,进一步限制了AR手游的发展。
对于Niantic来说,《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或许只是一个偶然。这款游戏通过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实现了宝可梦的探索、捕捉和战斗等玩法,但AR效果并不惊艳。真正让这款游戏成功的,是它将游戏行为从屏幕搬到了现实中,通过AR+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实现了最佳的游戏体验。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MR(混合现实)正逐渐成为业界的新方向。相比之下,手机AR更像是一条弯路,未能充分发挥AR技术的潜力。如今,连《精灵宝可梦GO》的开发商都选择退出AR手游领域,这无疑为AR手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这款游戏曾给玩家带来了无数欢乐和回忆,但AR手游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