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近期宣布,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将迎来全面革新。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腾讯本土游戏业务中,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仅为0.2%,创历史新低。
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技术层面的智能化与精细化管控。腾讯游戏利用AI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租号”、“代练”及“冒用账号”等违规行为实施精准打击,月均拦截率高达85%。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身份识别,还在多个场景下提升了识别和防控能力。
同时,腾讯游戏还针对家长在使用防沉迷工具时遇到的痛点进行了优化。通过一键管控、实时提醒等功能,降低了家长的管理门槛,使其能更有效地监督孩子的游戏行为。
然而,技术提升只是未成年人游戏管理的一部分。家庭在其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根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关键。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或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难以有效管控孩子的游戏时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腾讯游戏推出了“游戏管理服务”、“家庭教育辅导”和“未保志愿服务”三大内容,旨在一站式解决家庭触网问题。其中,“游戏管理服务”通过在线视频“一对一”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游戏管理工具;“家庭教育辅导”则针对家长深度理解孩子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回顾历史,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规定。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以内。
腾讯游戏还强调了家庭在未成年人游戏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腾讯游戏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为未成年人游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