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近日宣布,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迎来了全面升级,并揭示了2024年度本土游戏业务中的一项重要数据: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已降至0.2%,这一比例创下了历史新低。
在技术层面,腾讯游戏此次的升级尤为引人注目,不仅更加智能化,还实现了更精细化的管控。一方面,针对“租号”、“代练”以及“冒用账号”等不良行为,腾讯游戏通过引入AI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大大增强了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据悉,这一举措在多重场景下的月均拦截率已高达85%。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家长在使用防沉迷工具时的困扰,腾讯游戏推出了一键管控、实时提醒等功能,显著降低了家长的操作门槛。
然而,技术上的提升只是未成年人游戏管理的一部分。根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以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同样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关键。尽管家庭在未成年人游戏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实中,许多家长或因工作繁忙,或因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难以实现对孩子的有效管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腾讯游戏推出了“游戏管理服务”、“家庭教育辅导”以及“未保志愿服务”三大内容,旨在全方位解决家庭触网问题。其中,“游戏管理服务”专为那些对网络使用不太擅长的家长设计,通过在线视频“一对一”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游戏管理工具。
“家庭教育辅导服务”则聚焦于帮助家长深入理解孩子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为了弥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认知差异和代际鸿沟,腾讯客服未保营地组建了教育辅导专家团队,并推出了家庭教育AI大模型,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回顾过去,自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即“830新规”)以来,未成年人防游戏沉迷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已控制在3小时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