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风起云涌的时代,字节跳动与DeepSeek的竞争态势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尽管DeepSeek以其开源的优势迅速吸引了众多大厂接入,但字节跳动的态度却显得尤为谨慎。
据悉,字节跳动并未将旗下所有产品全面接入DeepSeek,而是选择了悟空浏览器、即梦等非核心业务,以及B端的飞书、火山引擎等产品进行试点。其核心产品抖音与豆包,作为字节在AI时代的两张王牌,至今仍未向DeepSeek敞开大门。这种策略,被外界解读为字节既想搭乘DeepSeek的流量便车,又不愿放弃自研大模型的坚持。
字节跳动的应对策略显得颇为务实。一方面,通过体量较小的业务接入DeepSeek,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核心业务则专注于自研大模型,推进AI生态的协同。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在飞书等产品上初见成效。飞书在接入DeepSeek后,其在苹果App Store的排名显著提升,从500名开外飙升至Top100。
然而,字节跳动的自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CEO梁汝波曾连续两年在年度全员会上批评公司在大模型上的反应迟钝,对机会的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尽管如此,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投入却毫不吝啬。据统计,仅在2024年,豆包在投流上的花费就超过10亿元,成功斩获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AI应用头衔。
面对DeepSeek的强势崛起,字节跳动的态度更像DeepSeek出现前的腾讯。过去,腾讯以“克制”著称,但在DeepSeek的浪潮下,腾讯迅速调整策略,加大投入,旗下产品如微信、AI助手元宝等纷纷接入DeepSeek,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
腾讯元宝的崛起,无疑是这波AI浪潮中的一个亮点。通过生态资源投入、高强度高频次技术迭代以及豪掷千金的买量策略,元宝迅速超越DeepSeek,登顶下载排行榜。这一反常的“着急”态度,被解读为腾讯对AI业务的投资逻辑,即在明确机遇来临时毫不犹豫地加大投入。
相比之下,字节跳动的豆包则显得更为沉稳。尽管面临DeepSeek的压力,但豆包依然坚持自研路线,并在文案生成润色、信息抽取以及视觉理解等方面展现出优秀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为抖音创作者提供了极佳的创作工具,也满足了用户搜索答案的即时需求。然而,豆包自研还能坚持多久?这是字节跳动需要回答的问题。
(注:此图片为示意,实际文章中未提供该链接图片,故使用文中已有图片链接作为占位符,实际发布时应替换或删除)
业内普遍认为,AI如同一场马拉松,眼下走得快一点或慢一点,放在一个很长的历史周期来看并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字节跳动的克制与腾讯的着急,或许只是不同公司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未来,谁能在AI领域笑到最后,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