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筹资计划,此举紧随其发布的一份业绩亮眼的年报之后。
3月25日,小米集团(01810.HK)通过公告透露,计划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股份。此次配售预计将为小米筹集约42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97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业务扩展、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此次配售的股份占小米现有已发行股本的约3.2%,采用先旧后新的配售方式,配售价比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折让约6.6%。
公告发布后,小米股价在盘中一度下跌超过6%,成交额超过68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似乎并未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3月25日下午,雷军在微博发布了一张自己在武汉大学赏樱花的照片,并配以文字:“我今天抽空到校园里看看樱花。”
不久前,雷军曾短暂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当时小米市值接近1.5万亿港元,雷军持有小米24.2%的股权。根据此次公告,配售完成后,雷军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3.4%,而小米当前的市值约为1.35万亿港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雷军个人的财富与小米的战略成败紧密相连,此次融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小米上一次通过配售筹资还要追溯到2020年12月2日,当时小米以23.7港元的价格配售约10亿股,筹资约30.6亿美元。与四年前相比,小米的市价已经翻了一番,此次筹资金额增加了近80%,配售价也实现翻倍。
小米近期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总收入达到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1.3%。第四季度,小米首次实现单季度营收破千亿,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经调整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9.4%。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的增加以及智能手机和IoT产品的销售增长。不过,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全年经调整净亏损为62亿元。
在研发方面,小米2024年的研发支出达到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2021年至2025年,小米集团五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其中2025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300亿元,四分之一的资金将投入AI相关研发。小米还在加大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雷军透露,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已提升至35万台。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认为,小米此时确有融资需求,一方面AI基础设施的投资巨大,另一方面小米汽车需要推进产能,加快订单交付。在股价冲高的情况下进行高位增发,对小米而言是相对划算的选择。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表示,此时融资能为小米新业务“输血”,缓解研发投入压力,同时抓住科技企业融资窗口逐步打开的契机,提前储备资金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
从资本市场反馈来看,小米股价在配售公告发布后虽然一度下跌,但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报53.9港元/股,接近披露的配售价。招银国际在研报中表示,这笔资金将对小米智能手机、AIoT和电动汽车业务的全球扩张战略产生长期正面影响。麦格理则将小米列入首选股份名单,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6.75港元。
在此次配售的公告中,小米还披露了公司的最新股权架构。截至3月25日,雷军持有小米集团24.1%的股份,配售后持股比例为23.4%,但其投票权仍超过60%。尽管此次配售稀释了部分股权,但郭涛认为,雷军持股数量份额变化不大,中长期影响将取决于业务增长带来的估值提升和股权稀释风险。